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学制“三改四”利于内地学生衔接

时间:2012-01-10 15:3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元旦前夕,本报记者专程赴香港,参观和采访了香港科技大学的校园生活以及在这里学习的内地学生。他们以非常迅速的态势融入了香港校园,成为了港校中的重要力量。一位常年在香港执教的内地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元旦前夕,本报记者专程赴香港,参观和采访了香港科技大学的校园生活以及在这里学习的内地学生。他们以非常迅速的态势融入了香港校园,成为了港校中的重要力量。一位常年在香港执教的内地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港校其实是一个“中转站”的角色,学生们去“中转站”目的要明确,那就是为了走得更远。

  学校里的“大食代”

  学校不限制校外人士用餐,并且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周围的居民也常常一家人在校园餐厅聚餐。

  香港科技大学背山临海,整个校区就建在九龙清水湾的山上。从学校主楼的平台向下看,蓝天大海,远处漂着几艘游艇,一些学生散坐在图书馆外的露台上看书。

  港科大主楼中的超市里异常热闹,两个收银台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来自北京的小孟与三两个同学正在用英文讨论白天的课程。普通话、粤语、英语在超市里此起彼伏,大家都见怪不怪。

  超市外面就是学校的餐厅,分为7层,每层都不一样,有大排档、有茶餐厅。学校不限制校外人士用餐,并且价格相对便宜,所以,周围的居民也常常一家人在校园餐厅聚餐。餐厅里,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美食,包括麻辣烫、担担面这样的小吃。用餐时间,每个档口都会有醒目的招牌和广告,就像北京商场中的“大食代”。

  语言并非过不去的坎儿

  内地学生“刚开始不习惯用英文思考问题,不过慢慢就好了”。

  对于小孟来说,生活中最大的不习惯是气候,湿热的天气与北京反差很大。相比之下,语言只能排在第二位。

  “我英语一直很好,课余时间没断过补习,所以听课和会话不是问题。”毕业于北京海淀区某知名高中的小孟从初一开始,每年都会随父母出国旅游或是短期游学,还参加过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比赛等。这些活动和经历对后来应对港科大的面试起到了作用。

  进入港科大之后,虽然粤语仍是第一“民间”语言,但学校是全英文授课,所有的同学和老师都会在正式场合使用英文,所以对于高分录取的内地学生来说,语言并非过不去的坎儿。不过,也有一些内地学生“刚开始不习惯用英文思考问题,而是在心里先用中文思考,再用英文表达,这样就会显得反应比较慢,不过慢慢就好了”。

  来到港科大,小孟发现,这里的学习水平判断标准与内地极为不一样。一个学生最后的成绩好坏不仅仅是考试决定的,平时表现也很重要,有时会占到70%的比重。“比如平时的小组讨论、学科报告或是你的阅读心得,这对你的成绩都非常重要”,小孟说,在这里,最大的感受是学习要靠自己,争取机会也要靠自己。

  参加研究的本科生

  “自己找教授谈,双方都觉得比较合适就加入了本科生研究计划。”

  小孟班上有个来自广东的女孩林桥津,女孩子介绍自己的时候会说“剑桥的桥,牛津的津”。林桥津现在是班上最优秀的学生之一,大一就参加国际比赛并且拿到金牌,校刊还专门对她进行过专题报道。

  大二时,林桥津就进入教授的实验室参与高水平实验,“自己找教授谈,双方都觉得比较合适就加入了本科生研究计划”,下个学期,林桥津要作为交换生到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林桥津认为,这是实现自己去美国读研的关键一步,趁着做交换生的机会也可以好好了解一下这座美国名校,而且,港科大有不少教授都来自这所学校。

  “能在本科的时候就进入这么好的实验室,这在其他大学很难想象”,林桥津认为这是自己在港科大受益最多的地方。对于很多人担心的语言问题,则被她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第一年专业课不多,英语课程占了很大的比例,而且第一年教授也不会用很难的词汇,所以来自内地的同学不需要担心”。

  用活动换宿舍

  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作为第二学年之后获得宿舍床位分配的重要考虑指标之一。(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