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高考”渐受追捧 优秀学生流失引担忧
中国的中产阶层移民潮引发各界关注。中产阶层移民的一个主要原因即是为给子女创造接受海外教育的机会。与此相对应,出国参加“洋高考”的学生亦出现井喷势头。 据财新记者了解,12月底,不少应届高中毕业生并
中国的中产阶层移民潮引发各界关注。中产阶层移民的一个主要原因即是为给子女创造接受海外教育的机会。与此相对应,出国参加“洋高考”的学生亦出现井喷势头。
据财新记者了解,12月底,不少应届高中毕业生并未报名参加来年的高考,而是积极备战“洋高考”。据教育部统计,从2007年到2010年四年间,出国留学人数从14万多增加到28万多,翻了一倍。而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选择在本科阶段即出国留学,赴美就读本科新生从2007年的9988人骤增到2011年的56976人。
留洋学生构成改变
据国际教育协会和美国国务院教育及文化局联合发布的开放门户报告数据,2006年以后,中国的本科“留洋潮”开始出现井喷式攀升。2006年之前,中国每学年被美国大学本科录取的学生一直在八九千人的数字上徘徊,只占当年中国学生赴美留学总数的七分之一左右。但从2006年起,这一数字逐年大幅增加,2006到2007学年度为9988人,到2010至2011学年度已达56976人,翻了超过两番。本科生在中国赴美学生中的比例也从14.7%增加到36.2%。
2005年之前,京沪等地已有报考包括SAT考试在内的“洋高考”的零星个例。但新东方国外考试部经理李珊珊向财新记者介绍,2005年,“洋高考”SAT的培训班才首度被引入中国内地。当时“新东方”首个在上海开办的班级,招收的绝大多数是已经在海外上高中但希望能得到强化应试训练的中国学生。两个月后在北京开办的两个班,全年学生总数还不到100人。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康健曾担任过北大附中的校长,他向财新记者介绍,过去在本科阶段就出国的学生,有极少数特别拔尖的学生,这些学生不少在国际奥赛等比赛中有很优异的表现,因而获得国外名校的橄榄枝。更多的家庭则是在国内难以考上好大学的孩子,这些家庭条件优越,有足够的实力把孩子送到国外。
与过去不同,近年来出国上本科的中国学生家庭背景更为多元。中产阶层已成为出国大军的主力。而有意出国的孩子,也不仅限于或家境优渥、或学业顶尖、或有升学障碍等这主要的三类情况。康健说:“现在的趋势确实是在从两端向中间这部分延伸”。
李楠楠也告诉财新记者,她也觉得近年来报考SAT学生家庭条件已经从非常有钱的人扩展到条件较好的中产,她分析称,房地产的兴起更使很多拥有两套旧房产的家庭加入留学队伍。同时,人民币升值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留学成本,也刺激了国人出国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
在中国,一个本科生出国上学的费用大约在一百多万到两百万。北大附中女生陈子璐将在2012年高中毕业,她已经放弃参加2012年中国高考的报名,将赴美读本科。身在北京中产之家的她,父母都是企业的中层管理者。出国主要是陈子璐自己的想法,但她的父母都很支持。为此,她家准备了近两百万的资金。
随着普通家庭支付能力提高,二线城市开始成为中国留学市场的新主力。2008年就上大学的何禹选择从南方一所985高校退学,成为一所美国名校2011年的本科新生。家在一个西部县城的他获得了包括全部学费和住宿费在内的奖学金,因此没有给家庭带来太大的负担。何禹的师弟,同样来自一个西部县城的大二学生柳文也计划退学赴美,重读本科,家里为他准备了大约100万,是靠多年做工程等小生意积攒下来的。
优秀学生流失
以往在本科阶段出国留学的,大多都是为了逃避国内高考竞争的成绩不佳者,少数为学业顶尖者,但康健介绍,目前越来越多的优秀生也加入出国队伍。
申请美国的知名大学,并不像中国“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由于每个学生都可以获得多份录取通知书,因此学校给予录取资格的学生远远超过将会实际来校就读的数量。如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这样的名校,录取率都能达到百分之十几。对于有特殊专长的学生,美国高校还会给予特殊照顾。(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