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高考民间方案引热议 造成新不公?(图)
今年3月23日,一批外地来京家长到北京市教委“上书”,希望实现异地高考。(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王海欣摄 高考(微博)一直被视为我国最重要的考试。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愈发频繁,解决异地高考的呼声不绝。今年10
今年3月23日,一批外地来京家长到北京市教委“上书”,希望实现异地高考。(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王海欣摄
高考(微博)一直被视为我国最重要的考试。近年来,随着人口流动愈发频繁,解决异地高考的呼声不绝。今年10月29日,异地高考民间方案公布,建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来认定高考报名资格。
方案一经推出,便引来了各方的争议和讨论。赞同者认为异地高考有助于推动整个高考制度的改革,反对者表示这样会造成新的不公平。如何理解异地高考的民间方案?是合理诉求的表达,还是只为“倒逼”教育主管部门加速异地高考的进程?异地高考真的能拿出“时间表”吗?
■求学故事
回原籍高考无奈复读
1996年,桃源夫妇俩从山东来北京发展,不久便购置了房产和汽车。随后,两人的事业也都稳定在了北京。1999年,桃源的女儿来到北京就读小学,从小学一直念到高三第一学期,直到今年3月才回到老家中学就读准备高考。“之所以这么晚才把孩子送回去,是因为之前我不知道高考有户籍限制,也觉得不一定能在北京待这么多年。”桃源说。
作为拥有“北京居住证”即所谓“北京绿卡”的外地人,桃源的孩子在北京读书时免除了一笔不菲的赞助费和借读费。但也正是这张“绿卡”给他们带来希望,而在孩子中考时未能及时抉择。
由于北京和山东的教材不一致,女儿在北京读书时还是班上前十名,在2011年的山东省高考中成绩并不理想,只达到当地三本录取分数线。为了让孩子考回北京,桃源夫妇决定让孩子在山东复读一年,尽管“复读生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会受到很多限制”。
由于女儿一直在父母身边长大,极少回老家,巨大的落差也让孩子的心理产生了变化,“因为不适应,孩子就不停地吃,买东西,现在胖得已经不成人样了,满脸都是痘……”桃源说。
桃源的丈夫则为了孩子,已经辞职回老家陪读。“这是我们把孩子留在身边必须要付出的代价之一。”桃源说。
“黑户学生”前途未卜
自1992年大学毕业后,山西户籍的丁香花(网名)就留在北京工作。14岁的儿子幼儿园、小学直至初中毕业都在北京就读,今年在北京参加中考。
丁香花告诉记者,早在三年前,儿子面临小升初的时候,他们一家就面临抉择。因为如果不在山西中考,上高中就没有学籍,就不能参加高考,而如果把儿子送回去,“监护从何谈起”。为了儿子的高考和升学,丁香花甚至想过举家迁回山西,但“如何挣钱养家”,“原本只是孩子的教育问题,却升级成了全家的生活问题”,痛苦地挣扎了许久之后,她最终选择让孩子继续留下来读初中。
参加中考前,丁香花全家做了一次人生的“赌博”,“赌的是自己孩子的未来”。中考结束后,丁香花走访了十几所中学,最终儿子被一所学校录取,“儿子上学了,成绩很好,但仍然是个黑户学生,因为无论在北京还是在山西,儿子都没有学籍。”
丁香花称,如果延续现行政策,2014年,儿子有可能只能以社会人士的身份回山西高考,但“社会考生不能参加军队、国防等类学校的招生,也不能参加全国名牌大学的招生,并且课本不一样,试卷不一样,难度程度不一样……”想到儿子将要面临这些,丁香花就泣不成声。
学户分离孩子“被留学”
李女士全家来京已十几年,儿子从小学二年级就开始在北京借读,今年高中毕业。因没有北京户口,他无法参加北京的高考,只能通过申请出国留学,继续求学之路。
“其实我们早已预料到这个结局。”四年前,李女士通过申请“绿卡”(北京居住证)为儿子争取到了在北京考高中的机会。因为根据北京市引进人才的相关规定,拥有北京居住证的外地人可以在一定期限内转为北京户口,而在转为北京户口前,可享受与北京户籍一样的同城待遇。但从此,李女士和老公就意识到要尽快帮孩子选国外的学校,以备无法在京高考,李女士无奈地称自己的儿子是“被出国”。(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