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异地高考民间方案引热议 造成新不公?(图)(2)

时间:2011-11-08 16:34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许多持有北京“绿卡”的家长认为自己受到的待遇不公,为了子女们小升初、中考、高考的权利不停奔走,“学籍与户籍分离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问题,我只想让全家过正常的生活。”李女士很平静。 她算了一笔账,大学

  许多持有北京“绿卡”的家长认为自己受到的待遇不公,为了子女们小升初、中考、高考的权利不停奔走,“学籍与户籍分离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问题,我只想让全家过正常的生活。”李女士很平静。

  她算了一笔账,大学四年,儿子出国需要比在国内大学学习多花费100万元。为了送儿子出国留学,李女士夫妇拼命地工作挣钱,“我们的生活都很节俭,几乎从不打车,也很少添新衣服,甚至计划过把北京的房子卖了为儿子筹学费。”

  ■民间方案背景

  2.2亿人“人户分离”

  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现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和生活。这些人以中青年居多,如果结婚生子,他们的孩子即“流二代”,要么被留守在户籍地,要么随迁,但随迁最终还是需要面临在读初三时是否回户籍所在地的抉择。孩子不回家读初三参加中考,将不能在户籍所在地获得学籍,也就不能参加四年后的高考;如果选择回去,就必须承受至少四年的骨肉分离生活,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如若举家回迁,工作难找,全家生活又成问题。

  为了争取孩子在父母经常居住地接受教育和升学的权利,自称“关注教育公平志愿者”的队伍逐渐壮大。他们的例行工作是在街头或网上征集签名,并在每个月最后一个周四去当地教育部门和国家教育部递交呼吁书。截至目前,这些志愿者已经征集到签名达51000人次,已连续16次向教育部递交呼吁书和建议书。

  ■民间方案内容

  以学籍为高考报名资格

  10月29日,非京籍随迁子女家长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公布。方案建议,教育主管部门在修改2005年联合公安部发布的《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以及在颁布下一年度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时,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高考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的标准认定。方案也表示,考虑到历史形成的教育水平和高考录取率差异,为避免短期内人口输入地教育资源不足等问题,可以考虑在一定时期内设置一定限制条件,逐步放开城市新移民子女在经常居住地上学和参加高考。

  具体方案内容

  (一)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3年以上连续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二)北京、上海两地,随父母在经常居住地上学,至高中毕业有连续4年以上学籍的,高中毕业即可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和录取;

  (三)父母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在工作和生活所在地连续工作和生活一年以上,根据自愿原则认定为经常居住地。工作和生活的证明包括:工作和收入证明(劳动合同、单位出具证明、工资发放依据、纳税证明、社保证明等之一),租房合同(或房产证)、水电费收据等。

  (四)作为以上建议的补充建议,应尽快实现本城市区域内部的中、高等教育资源均衡。努力实现城市内部公办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力量相对均衡,居民子女能够就近上学,杜绝“择校”现象。同时,严格控制学籍的有效性,彻底消除高考移民的投机行为。

  ■家长看法

  学籍有效性和连续性彼此缺一不可

  方案发布之后,引来各方不同的声音。对此,参与方案起草的家长代表杜国旺与联合起草方案的专家认为,应当对其深刻解读。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