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自主招生,想说爱你不容易

时间:2011-12-11 15:0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自主招生,大家爱不爱?爱!喜欢不喜欢?喜欢!然而,到大家动手申请“自主招生”时,就会发现 “自主招生”其实爱你不容易。为什么呢?自主招生设置的报名条件太不人性化了,更多只是为了校方的效益,人为地把

  自主招生,大家爱不爱?爱!喜欢不喜欢?喜欢!然而,到大家动手申请“自主招生”时,就会发现 “自主招生”其实爱你不容易。为什么呢?自主招生设置的报名条件太不人性化了,更多只是为了校方的效益,人为地把很多优秀的、有专长的学生挡在门外。比如很多高校不接受复读生报名申请,又比如部分高校不接受自荐光接受校荐资格申请等等。在家长向我咨询“自主招生”报考院校时,如依据2010年的招生章程规定,就有很多家长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心仪已久的院校申请。

  每次看到家长失望离去的时候,我总想尽点微薄之力为家长们做些什么,或争取些什么。近两三年来,计桥中心都会在高考录取之初根据自己的判断并呼吁部分高校增加在京招生计划降低录取分数线,以便减少部分高分学生落榜。这样的呼吁和呐喊经过家长们的支持,最终引起高校的重视。相关内容,大家可以阅读赵京老师博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因此,在各高校自主招生章程没有出来之前,我得努力为大家做些什么,否则就来不及。家长们,你们千万别光看博文不动手呀,咱们可是在为孩子争取机会呀。

  对于“自主招生”,我想大家应该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为孩子们争取到报考的机会:

  一、争取让更多高校允许复读生参加“自主招生”

  依据2010年自主招生章程,全国共有22所院校(北大、北交大、北林、中国政法、天大、中南财经政法、东南、中国地大(武汉)、哈工大、大连海事、西南财大、西南大学、西电、武大、武汉理工、华中农大、华中师大、南航、南理工、南京农大、上财、中山)可以接受复读生参加自主招生考试。仅占全国具有自主招生资格76所院校的1/4强,可见多数院校还是把复读生拒之门外。

  根据往年惯例估算,全国复读生比例占高考报名总数的15%左右,北京市则高达17-18%。在复读生中,有的是为进入名校就读,有的是为去一类本科就读,还有的是不满意在高校所学的专业而从高校回流到了复读班。因高考落榜而选择复读的落榜生在复读生中所占比例已大为降低。因此,复读生中就不乏有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的学生。而高校面向复读生开放自主招生报考,就更容易能招生到精神文化更为相近于高校文化氛围的学生。

  大家设想一下,如果北京大学2010的自主招生考试取消复读生报考资格,因被查出民族造假被取消录取资格的2009年重庆市文科状元何川洋,2010年他是否依然考出裸分674分,重庆文科第十名的好成绩,终圆北大梦?我想答案是不一定的。何川洋在参加高考之前已经通过自主招生获得了北大30分的加分,这加分不仅仅使考生在录取占有优势,更重要的是心理上占据的优势。这样的心理优势往往促使考生高考时能正常发挥,甚至是超常发挥。何川洋作为一个风口浪尖的复读生,北大自主招生30加分无疑给他带来巨大的精神鼓励,为梦圆考取北大奠定胜利的基础。

  从北大“开门”招收复读生报考自主招生的作法,无不反映出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理念。在招揽优秀生源的同时,也为真正有梦想的人提供实现的舞台。因此,我们期待着有更多的院校加入到为复读生报考“自主招生”提供方便的行列中来。从参加高考报名资格的放宽以及在校大学生可以结婚的发展趋势来看,自主招生院校肯定会向所有学生开放,不仅仅是应届毕业生了。

  那么,如何判断有哪些院校可以接受复读生报名呢?答案是:只要在招生章程中没有明确注明要求“应届高中毕业生”的院校,都是复读生可以报考的院校。

  二、呼吁高校改变以前光接受“校荐”报考方式向“校荐”和“自荐”相结合报考方式转变

  在完美解码19所在京院校自主招生过程中(详见我的系列博文《决战2011:完美解码在京院校“自主招生”》),我发现唯独有中央财经大学我行我素依然高调只接受“校荐”的报考方式。只接收“校荐”方式报考自主招生的多为05-06年刚刚获取自主招生资格院校常采用的方法,而在2010年的今天中财依然采用“不变应万变”策略被动迎接不断向前发展的必然趋势,实在太让人失望了。套用一句流行雷语“中财,是替学校说话,还是替老百姓说话?”。(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