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招生,想说爱你不容易 考题新奇是否可取?
高校自主招生能否为选拔人才提供新的思路,正为越来越多人所关注。 照片来源:文汇报 元旦期间,高校自主招生拉开帷幕,北大、清华
高校自主招生能否为选拔人才提供新的思路,正为越来越多人所关注。 照片来源:文汇报
元旦期间,高校自主招生拉开帷幕,北大、清华、复旦等诸多名校考试时间发生撞车,为求上名校,众多考生连日奔波。而自主招生考题中间频频出现的新奇考题,也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究竟有没有给考生带来实惠,有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带着这些问题,记者对自主招生单位及考生和家长进行了采访。
考题新奇是否可取
专家告诉记者,这次扎堆元旦的高校自主招生考试,虽然大多数考题均在高中教学内容范围内,但知识点的覆盖面之广、对思考能力的要求之高,远远超过了高考。
不少走出考场的学生都反映有些题目是书本上完全找不到的,如果要考好,一定要读好社会这本大书。北京大学的作文题要求写一篇800 字的文章,驳斥腐败无害论观点,规定其中至少要有5处正确引用古诗文。同时句子改错也涉及公众耳熟能详的歌曲,如要求考生从语法角度分析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和周杰伦《青花瓷》中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这两例病句错在何处。在复旦的语文卷中,有一道题是给繁体字文言文加标点。学生们说,这样的题平时很少遇到。
还有部分学生表示,从难度上看,今年试卷比去年要难得多,而且考试时间也偏紧。武汉大学的试题全部在一份试卷上,光选择题就有100 多道。而且试题涉及时事政治等话题。比如农村土地分配制,就与当前的土地改革政策紧密相联;还利用神七的发射,来考学生对万有引力定律的掌握;在英语部分,出现了国际石油价格走向等新闻事件。清华的考题则出现了将杜甫的《旅夜书怀》翻译成英文等题目,这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不少中学老师认为,清华、北大等高校本次自主招生相关试题不仅考了考生对当今世界政治、经济现象的了解,还照顾到了高中所学的哲学原理,出题人强调学生要站在国际视野,具备对现实社会进行分析、评判的能力,这是在引导学生积极学习、独立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但也有一些老师和家长认为,这样可能会负面引导学生,比如说用英文表述过多容易构成对母语不够尊重。
记者点评:考题的新奇,拓宽了考生的视野。答案的丰富多彩,便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过各自为战,求奇、求怪、求偏恐怕不是今后命题的方向。
学生是否得实惠
记者从高校自主招生考试现场了解到,在元旦这个小假期,不少家长自叹比上班还累。一位陪儿子到南京参加南京大学自主招生考试的外地学生家长告诉记者,他们已经连续三天辗转于几个考场。我们花了不少钱,花费是小事,关键是孩子忙着复习考试,还要到处赶场,这有点吃不消了。对于自主招生考试的费用,一些专家表示,几千元的路费食宿费对经济条件好的家庭而言可能不算什么,但对于贫困家庭或农村家庭来说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一些优秀生源因经济问题不能赶考,有可能造成考试机会有失平等。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就说:面对如此开销,不少贫困家庭孩子不得不放弃了机会。
此外,自主招生考试考题新奇、灵活性大,又赶上高考复习的关键期,考生在花费大量精力准备高校自主招生考试时,难免会打乱正常的高考复习计划。在分秒必争的高考冲刺阶段,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去争取自主招生的20分是否值得,这是一个需要各方认真思考的问题。南京市某中学一位高三班主任老师就直截了当地表示了担忧:我们班上有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同学都参加了自主招生考试,这是学生对自己向往大学的第一次敲门,多一次尝试就多一次机会,但我担心的是一旦没有录取,或多或少会影响学生们随后高考的备考信心。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