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热议:名校大学生为何也自卑?

时间:2011-11-29 16:02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王云涛/图  入校时觉得自己很牛,进班才发现一半都是状元,另一半都是保送的,保送的还有文科生理科竞赛金牌的,学生会面试简历上不是主席都不好意思往上写,数着从小到大拿的奖填了一满栏……  小军就读于广东

王云涛/图

  入校时觉得自己很牛,进班才发现一半都是状元,另一半都是保送的,保送的还有文科生理科竞赛金牌的,学生会面试简历上不是主席都不好意思往上写,数着从小到大拿的奖填了一满栏……

  小军就读于广东某名牌大学,一直以来都以自己的成绩为傲,但进了名校以后,他却发现,自己除了成绩,什么都拼不过———不懂人际、没有才艺、缺乏实战经历……小军感叹,这些年来,除了成绩,并没有收获更多。

  如今,家长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社会对人成才的价值判断却比较单一,“唯有读书高”、“学历=能力”和分数成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在这种价值取向的驱使下,中国的教育似乎正在陷入一种难以回转的局面———孩子长期在教育功利化的影响下,缺失了发展其他能力和素质的机会,完整的成长过程被剥夺。

  误入北清的孩子伤不起?

  最近,网上流传咆哮体《误入清华北大的孩子伤不起》,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说出北大清华名校生不为人知的心理感受:“入校时候觉得自己很牛,觉得自己小状元很吃香,进班才发现一半都是状元,另一半都是保送的,保送的还有文科生理科竞赛金牌的,学生会面试简历上不是主席都不好意思往上写,数着从小到大拿的奖填了一满栏。”

  “我觉得我把自己弄丢了,把那个曾经自信、积极、乐观向上的自己弄丢了。在这里,我觉得我只是一只小蜗牛,渺小而卑微。”

  “如果他们都自卑,那我们还怎么活啊?”———这是人们听到名校生自卑这件事时最常见的反应。事实上,身在名校的他们,也有自己的无奈与不满。

  在大家眼中,身在名校的沈小军智商高,能力强,有前途。但在他自己的眼中,他不过如此,学业平平,社会工作平平,长相平平,家境平平,人际关系平平……周围的同学却都有属于自己的亮点,要么绩点年年4.0,要么是学生团体的风云人物,要么有着无与伦比的万人迷魅力。这一巨大的落差让曾经也是佼佼者的小军没有办法接受,甚至感到自卑。

  “其实我们学校好多同学在毕业时都会觉得,手中除了这所名校的毕业证,什么收获都没有,也好像什么都没学到。”

  据了解,像小军这样表面光彩照人,内心自卑不满的名校生大有人在。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王教授对此做了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东西,也有自己的弱势。很多学生在入学以前的环境中,习惯了做各个方面的佼佼者,到了名校,才意识到原来有这么多不同领域的有才华的同龄人,很容易在比较中丧失自信心。

  “成功做好一件事,哪怕很小,也会让人充满自信,这也关系到学生的多元评价问题。”王教授建议学生,不要盲目地和同龄人比较,尤其不应该拿自己的弱项和别人的强项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天赋和所属。和他人竞争容易产生压力和焦虑,和过去的自己比可以让你看到进步,产生动力。好好利用大学的时间学习,把擅长的事情做好,当你成为一个小领域的专家,就不会自卑,这是许多人的经验。

  “如果孩子的上进和努力得到了父母和老师的认可,那么他就自信多一些;如果他不管怎么努力都达不到父母、老师的标准,那么孩子就自卑多一些。”新浪优秀育儿博主植竣妈妈认为,起关键作用的不是孩子努力与否,而是父母和老师的标准值是多高。

  学校

  成绩好才是真的好?

  最近,学生因为成绩好坏遭遇不同对待事件频有发生,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学习和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被迫佩戴“绿领巾”;包头二十四中初二初三成绩前50名以及进步快的学生可以穿“红校服”;无锡某小学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被老师拉去医院验智商;成都一所中学从4000余名学生中遴选出了19名“尖子生”享受学校表扬的“最优待遇”———和校长一同共进晚餐……长期以来,成绩、名次已经作为学校评价“好学生”的主要标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