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从名校大学生到阶下囚 高考移民的“反转”人生

时间:2011-04-01 14:39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阳春三月,珞珈山上樱花烂漫,这是武汉大学一年中最美的风景,一如人生最好的年华。  曾经的武汉大学学生韩志伟今年未能再看到这令人心动的一幕,两年前步入武汉大学埋头苦读的他,冀望在这座学校和城市里大展

  阳春三月,珞珈山上樱花烂漫,这是武汉大学一年中最美的风景,一如人生最好的年华。

  曾经的武汉大学学生韩志伟今年未能再看到这令人心动的一幕,两年前步入武汉大学埋头苦读的他,冀望在这座学校和城市里大展宏图,实现自己的梦想。

  现在的他,则只能在贵阳第一看守所里等待二审的消息。

  2008年初,韩志伟从家乡河南来到贵阳,花8000元托人办理当地户籍,在当年的高考中,他以总分630分(净考分610,少数民族加分20)的成绩被武汉大学录取。随后的两年内,韩志伟的角色发生转换,他先后帮5名外地考生“移民”贵州并从中牟利。

  河南省近年的高考考生人数一直在90万以上,遥居全国第一,而高考录取率却徘徊于全国下游,一本的录取率甚至不足4%。《小康》记者注意到,2008年,贵州、河南两省高考理科一本录取分数线分差为42分。分差最大的2009年,两省理科一本线的录取分数线相差达90分。

  在高招制度倾斜的天平上,高考移民无疑是诱人的砝码。许多人的目光因此瞄向录取线较低的地区,为了改变命运,他们铤而走险移民欠发达省份,甚至不惜倾家荡产求得京津沪的一纸户籍。

  韩志伟的“曲线圆梦”一度让梦想照进现实,不曾料到的是,因高考移民而逆势向上的人生再次发生反转,等待他的或将是三年的铁窗生涯。

贵州省清镇市犁倭乡茅草村的两个孩童在村外玩耍。

  “千里之外”的不速之客

  王文不会想到,2008年年初的一天,一个名叫韩志伟的陌生孩子的突然到访,会让自己的命运倏然改变。

  那是王文任贵州省清镇市犁倭乡茅草村村主任的第二年。

  茅草村距离贵阳市区70多公里,但道路多为盘山公路,驾车需要三个小时。

  韩志伟千里跋涉的来意,是请求王文为他办理贵州户籍参加高考,并承诺会给“好处费”,王文随即答应。

  2008年3月5日,王文以他哥哥的名义为韩志伟申请入户,并化名“韩鹏高”,事成之后,王文得到了8000元。由于王文一家的民族均是“穿青人”(未识别名族,享受少数民族待遇),原本是汉族的韩志伟自然也成了“穿青人”,在高考中可以享受20分的少数民族加分。

  一切妥当,韩志伟立即转到清镇市一所民办中学“贵阳远洋中学”读书。韩志伟在远洋中学就读时的化学老师邓碧村至今还没有忘记这个学生:“韩鹏高勤奋少言,表现没说的。”

  一学期后,韩志伟以总分630分、超出贵州省一本分数线近110分的成绩考上武汉大学。倘若没有20分的加分,韩志伟想在河南省跨入武汉大学几无可能,同年武汉大学在河南的录取分数线最低为620分。

  这是一次侥幸的“鲤鱼跳龙门”。

  韩志伟一上大学就申请助学贷款,开始勤工俭学,但他与弟弟日渐高昂的上学花费,加上高考移民所付的8000元,使这个农民家庭难以承受。于是,身为长子的韩志伟选择了更为冒险的担当。

  大学第一学期结束,韩志伟回到远洋中学,认识了该校河南籍教师徐秀明,为他的冒险行动埋下了伏笔。2009年8月,徐秀明想让其侄子徐刚从河南“移民”贵州高考,与韩志伟约定2.6万元为徐某办理贵州户籍。赚钱看上去如此简单,韩徐各自打起了如意算盘,二人分别答应了另外两人的要求,韩志伟收取了1.5万元,徐秀明收了4万元,拿出3万元给了韩志伟,转手间赚了1万元。之后,韩志伟的办理名单中又加入两个人,其中之一便是韩志强,弟弟在这一年6月的高考中落榜。

  王文对韩志伟的再一次上门请求依旧欣然接受,只是要价涨为每个户籍1万元。但这次办理的5人却没有韩志伟当初的幸运,落户贵州未能实现,后经王文协调以化名参加了贵州高考。整个过程有惊无险,韩志强顺利考取了贵州某高校,只是他从此要与一个陌生的名字长期相伴。(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