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香港高中课程改革打破文理分流 通识教育成必修(2)

时间:2010-09-06 21:5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通识教育力求与其他学科形成互动关系,使学生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融会贯通,超越单一学科的局限,扩展看事物的视野,探究单一学科所不能涵盖的当代议题。例如,通识教育新课程有一个单元,要求学生探究“可

  通识教育力求与其他学科形成互动关系,使学生能够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概念融会贯通,超越单一学科的局限,扩展看事物的视野,探究单一学科所不能涵盖的当代议题。例如,通识教育新课程有一个单元,要求学生探究“可持续发展的出现与科学及科技的发展有何关系”。这项探究问题假设学生在初中阶段,已通过不同学科或学习领域掌握相关知识,包括海洋、雨林、能源与贫富差距、水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科技与社会、资源回收及再利用,等等。

  新高中通识教育公开考试样本试题的其中一题,则要求学生就一名少女因男友施压而穿舌环的个案,以及就政府是否应该立法管理穿舌环的问题表达自己的意见及作出判断。学生需要应用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与异性的关系、立法会的基本功能和个人身体的主要部分等相关知识,才能回答问题。

  由于担心孩子准备不足,升入高中后难以应对新课程要求的宽广视野与知识储备,不少家长开始以各种方式帮助子女做好准备。诸如从多角度与孩子讨论时事及生活见闻,为孩子订阅学生版报刊,以身作则关注社区事务,从而培养孩子关心周遭的人和事。鼓励孩子从图书馆借阅各类型读物,提升他们的阅读兴趣,陪同孩子参观博物馆及类似的教育场所,开阔他们的视野。鼓励孩子提问,给予他们充足时间组织问题,重视及细心聆听他们对事物的看法,培养他们批判性思考的信心。

  选修课和其他学习经历 提供弹性学习选择空间

  按照新高中课程方案,学生除了修读4个核心科目外,还要修读2到3个选修科目以及通过其他学习经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选修课程体现了综合与专业兼顾的特点,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及需求。例如,既有为某一学科继续深造打基础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课程,又有交叉性较强的组合科学,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物理、化学-生物,还有为“志趣广泛,希望涉猎不同领域的学生而设的”综合科学,给学生多次机会、多种选择。选修课程还体现了应用性、职业导向等特点,开设了包括企业、会计与财物概论,健康管理与社会关怀,设计与应用科技,视觉艺术,资讯与通讯科技等课程。

  选修课程之一的中国历史,是此次课程改革中变化较大的学科。香港中史教师会会长李伟雄指出,新的中国历史课要求学生熟读所有内容,由隋唐至当代中国都要了解。原来,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历史不再是香港高中生的必修科目,许多中学自行将之改为“综合人文科”,或与其他人文学科合并纳入通识教育,结果中国历史课程被分割得支离破碎。2008年香港教育评议会发现,香港超过100所学校未开设独立的中国历史课程。“现在,学生再不可以偏读或押题,将会对历史有前所未有的了解,”李伟雄说。

  面对多样化的选修课程,高中选课成为高中教育阶段重要的一环,究竟由谁去选?如何选?学生和学校又可获得什么支持呢?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香港教育局与香港辅导教师协会合作,为即将升入高中的学生开发了一套选课手册——《寻找生命的色彩:新高中科目选择及个人抱负的探索》。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这套工具,协助学生在高中选课上探索适合自己的路向。以综合科学课为例,手册告诉学生,在本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建立的思考模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日后在大学修读各类课程,如工商管理、牙医、法律、风险管理、食品及营养科学、信息工程、运动科学、精算学及环境科学等。还特别提示学生,包括香港大学理学院在内的大学系部,都愿意录取修读综合科学课的学生。此外,学校还可运用香港教育局制作的学生选课程序软件,分析学生的选课意愿,编排组合式时间表。通过灵活的课程组合,提高学生成功修读所选课程的机会。

  至于“其他学习经历”,香港教育局在给所有中学校长的通函中明确指出,德育及公民教育、社会服务以及与工作有关的经历建议最少课时为135小时,占课时总数的5%,体育发展与艺术发展也各占至少5%的比例。目前,大部分学校均为艺术发展及体育发展提供固定课时,至于德育及公民教育,一般利用班主任课、集会、特别安排的时段及其他课堂以外的项目,以建立正面的价值观。与工作有关的经验及社会服务则安排于课后、考试结束后、周末或学校假期进行。(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