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高考资讯 > 高考新闻 > 文章正文

中国教育改革30年回顾 从高教大国迈向高教强国

时间:2010-03-03 11:4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今天,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

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今天,高等教育进入全面提高质量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实现了大众化的目标,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大国。

  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更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进入后大众化时代,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高等教育的层次、结构、布局和质量等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

  改革开放的头20年,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规模稳步扩大的一个时期。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我国普通高校从598所增加到1022所,普通高等教育招生规模从40万人增加到108万人,招生数量年平均增长率在9%左右。

  但这个发展规模和速度,还远远不能满足我国人口、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为此,1999年中国政府作出了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重大决定。当年招生159.68万人,比上年招生人数增加51.32万人,由此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以平均每年1.54个百分点的速度快速增长,到2002年毛入学率达到15%,比预定计划提前8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

  根据教育部2007年的统计,当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达23%,接受各种形式高等教育的总人数超过2700万人,高校在校学生人数跃居世界之首。

  高校扩招是中国高等教育影响社会发展的典型事件,它不仅拉动了当时的内需,间接推动了当时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高等教育本身与时俱进地进行战略转型。

  扩招加速了高等教育办学体制改革的进程。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拉开了探索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序幕,1999年高校扩招推动了高等教育改变办学体制,实行投入、经营、管理多元化,开展多种形式办学。

  经过8年多的持续努力,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取得了重大进展。这项改革覆盖面广,涉及到900多所高校,克服了部门和地方条块分割、重复办学、资源浪费的弊病。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以省级政府管理为主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的新体制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扩招也推动了教育制度创新,带动高校打破传统的封闭模式,更加开放地面向社会办学。

  全面提高高教质量

  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提前实现了大众化的发展目标,进入了后大众化时代,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高等教育质量问题日益引起了社会各界乃至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为加快我国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我国先后实施了211工程、985工程、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简称质量工程)。

  1991年,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非均衡发展战略,211工程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被正式提及。1995年,《211工程总体建设规划》发布,211工程正式启动建设。2002年,211工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从2002年起实施。

  211工程是一个以倾向性资金为保障实现重点办学、有选择地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工程。截至十五规划末期,211工程共安排建设资金292.94亿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为87.55亿元。

  211工程为随之深入推进的985工程奠定了重要和稳固的基础。为促进一流大学的创建,1999年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决定重点支持若干所大学进入国际先进行列,简称985工程。

  与211工程不同,985工程是在前者努力的基础上向更高的奋斗目标前进的具体行动纲领,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其核心的目标。其一期工程侧重学校的整体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二期则是巩固一期建设成果,为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进一步奠定坚实基础,使一批学科达到或接近国际一流学科水平。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