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推荐偏爱女生 高教出现男孩危机
校长推荐上名校为何“偏爱 ”女生?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依照现代的学校制度和考核模式,课堂的静态读写是学校的主要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似乎更适合女生,男孩在学习中不占优势。 男生的思维跳跃性强,
校长推荐上名校为何“偏爱 ”女生?
一些教育专家认为,依照现代的学校制度和考核模式,课堂的静态读写是学校的主要教育方式。这种教育方式似乎更适合女生,男孩在学习中不占优势。
男生的思维跳跃性强,起伏性大,容易浮躁。他们解决难题的能力比女生强。女生天生思维细腻。而现在大学招生比例越来越大,高考题目难度越来越小。
“今年南雅中学推荐上北大的是男生还是女生?”
“今年我校推荐上北大的,是一名来自邵阳的女孩,叫陈思宇。去年推荐的也是一名女生。”面对记者的提问,南雅中学副校长黄汉军笑了笑说。
不仅在南雅中学,“校长推荐生绝大多数是女生”已经成为长沙乃至全国的普遍现象。是推荐制度出了问题,还是现在男生确实不如女生?抑或是女生更适应现在的学校教育?各种说法令人一头雾水。
现象
惊人“巧合”,推荐生绝大多数是女生
北京大学自2010年试行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到2012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但是,记者在采访中却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校长推荐生绝大多数是女生,男生可谓是凤毛麟角。
2010年,湖南省会长沙的长沙市一中、师大附中、雅礼中学、长郡中学4所获推荐资格的名校,推荐上北大的全部是女生;
2011年,长沙市一中、师大附中、雅礼中学、长郡中学、南雅中学、麓山国际实验学校6所获推荐资格的学校中,除长沙市一中推荐的是一名男生,其他学校推荐的全部是女生;
2012年,上述6所学校推荐的北大生也全部是女生。
不仅在长沙,全国的情况都是如此。通过百度随意搜索一下,就会发现很多这样的标题:“安徽首批5名北大‘校长推荐生’全为女生”、“重庆校长实名推荐名单公示 8个同学中6位女生”、“潍坊首批三名北大‘校长推荐生’无一男生”……
这仅仅是巧合,还是其中另有原因?
一般认为,在理工类专业,男生的竞争力更强。然而,根据推荐学生上理工类名校的结果,人们从性别比较中也已经看不到这种优势。
为了和北大竞争抢夺尖子生,清华大学今年下半年公布了2012年自主招生的三项新计划,包括“自强计划”、“拔尖计划”和“领军计划”,其中“领军计划”采用中学推荐方式报名,通过面试的学生可享受高考降60分录取的优惠政策;清华根据各中学近年考入清华学生的在校综合表现,确定具有推荐资格的中学名单和推荐人数,全国31个省份的221所中学一共可向清华推荐258人。湖南获清华2012年“领军计划”推荐资格的有11所中学,其中省会4所,即雅礼中学、长郡中学、师大附中、长沙市一中。目前,各校推荐生名单已经公布,除长沙市一中和雅礼中学推荐的是男生,其他学校的推荐生都是女生。
这种现象是那么普遍,似乎已很难用“巧合”来解释了。
过程
对男女生都一视同仁,全面考察综合素质
是中学校长推荐制格外“优待”女生?还是男生确实不如女生?
北京大学2011年的中学校长推荐新方案明确获得推荐的高中生标准是:“综合素质全面、学科成绩突出、志向远大、具备发展潜能、社会责任感强”。而清华大学“领军计划”面向的也是“志向远大、追求卓越、品学兼优、素质全面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两所高校都要求推荐过程要有自愿报名、师生评议、面试等环节,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全面考察,并要求所有环节公开公示。
“我们完全是按照这些要求考察考核,将最优秀的学生推荐给北大,不存在对女生有什么优待政策。” 南雅中学副校长黄汉军在接受采访时说。
黄汉军介绍,南雅中学从2011年获得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资格,到现在共推荐了两名学生,都是女生。推荐过程是公平公正公开的。像2012年的推荐生选拔,首先让成绩在毕业班排名前5%的学生自己报名,30人符合条件,报名的有10人,其中女生6名,男生4名。然后,由学校师生对候选人的品德,如不作弊、孝敬父母、讲诚信等方面进行评价。再将候选人的自述材料进行公示,由全年级师生投票,排名在前5名的进入下一轮(即面试)。面试采取抽题答辩的形式,主要考察学生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综合素养等。(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