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政治复习 > 学术文摘 > 文章正文

苛责“最贵希望小学”的道德焦虑

时间:2009-11-02 12:1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在重庆云阳县开学,该小学采用欧式建筑,周围环境非常好,学校各项设施至少50年不落后,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美丽

  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在重庆云阳县开学,该小学采用欧式建筑,周围环境非常好,学校各项设施至少50年不落后,被网友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希望小学。小学总投入350万元,相当于捐建17个希望小学,也是中国最贵的希望小学。(今日本报13版)

  背依大山、面朝长江,原汁原味的瑞士山地古典建筑风格尽管附加于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外观的元素多么让人浮想联翩,但当其与爱心工程、总投入350万元,相当于捐建17个希望小学这样的字眼联系在一起时,还是在网上引发了激烈争论比如有网友质疑说,最美实则最贵的希望小学,还能给人手留余香的温情吗,爱心可以被等同于贵族化、豪华化吗?

  以挥霍有限慈善资金为代价,打造面子工程式的希望工程项目,这种行为当然不可取。但我们不能忽视这样一个前提:捐建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并非公有性质的爱心举动,而是由中国海外集团出资点对点的私人捐赠项目。而从慈善理念的包容性出发,我们有必要尊重其对该小学建筑投入和外观样式的意见即便其是最贵的希望小学。何况,该集团相关负责人还表示:建最好的学校给山里的孩子,是想用榜样效应吸引更多热心人参与到希望工程中来。

  因而,出于其非公有的捐赠性质,单纯站在善款利用价值大小的角度,对投资350万元的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作出评价,已显得肤浅与片面,而更应从学生受益的视角理解其豪华化。很显然,350万元的总投资,意味着该希望小学所提供给学生的学习、生活与相关整体环境都是最优的,就读学生将最大化受益。而由于农村教育资源的长期不足,以往相关希望小学的捐赠,多是停留在为学生提供就读需要的校舍之层面。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的建立,显然是在提醒:为农村孩子提供功能更全面的希望小学,也理应进入我们的捐赠视野。

  而细究公众对最贵希望小学的苛责,它隐含的其实是这样一种道德执拗:慈善一旦豪华化,便是变了味的善意。因为这种执拗,他们可以对点对点私人捐赠的自主属性视而不见。而往深处看,这无疑又折射出公众的另一种慈善焦虑:由于我国慈善法尚未出台,完善的慈善体系也尚未建立,对包括希望工程在内的慈善举动,多采取的是公立慈善组织面对面的集体救助,而这种救助往往具有不均衡性。在慈善资源难以整体性满足的前提下,任何过度的慈善举动,无疑都会引发公众的相对被剥夺感与苛责。

  350万元的中国海外三峡希望小学,其实并不值得褒贬。公众纠缠于其中的道德执拗,也无需指责,需要反省和回答的,更是这样一个沉重而紧迫的命题:完善的慈善体系何时才能建立,公众的慈善焦虑何时才能消解。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