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断文言实词词义3
(三)温故知新法。对于某些词义不明,就要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环境切近,由此推求它
(三)温故知新法。对于某些词义不明,就要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是什么意思,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环境切近,由此推求它在此处的含义。如: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句中及已知学过的义项有赶上到达等意思,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陶渊明《陶花源记》)即是依据。这里用法与到达相接近,但不确切。到达可引伸为接触,由此再引伸为实践。该句中及即为实践的意思。履字,已知学过的有鞋子之义。如郑人买履,接触过的成语有如履平地、如履薄冰,其中履均作以足踏地讲,这是履的本义。此句中的履应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伸为走过、经过或实行的意思。再如:富人不占田籍而质人田券至万亩(质:质问)质字,已学过的有做人质做抵押品的意思(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即为明证),全句意为有富人不占有田籍却以别人的田券作抵押霸占土地万亩。又如,高考题判断下列选项的正误:A、讽帝大征四方寄技讽:劝告。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C、恐为身礼品,每遇人尽礼遇:优待。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务:致力。本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所考查的这几个实词确实是在古诗文中十分常见的,或曾在课文中见过,或在常见成语中使用,我们完全可以比照相关的句子去理解:A项中的讽比照邹忌讽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B句中的哂比照夫子哂之(《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C项中的遇比照遇臣甚厚,(《陵信陵君窃符救赵》),D项中务比照除恶务尽等等。它们各自与课文中的这些句子或成语相同的词意思一样,然而,毕竟本题有一定难度。C项中的遇解释为优待似乎也正确,无论是遇臣甚厚还是每遇人尽礼,遇句都有优待之意,但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加以辨析解决:一是遇这个词本身不含优的意思,只是对待;二是联系原文段上下文来看,后半句遇尽礼合在一起为以礼善待之意。所以遇应为对待的意思,故C项解释是不正确的。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