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高考语文文言文主观翻译题的八个关注点(2)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
古代汉语的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这种一词多义的现象常常是翻译题考查的重点。在具体翻译时,我们一定要注意结合具体语境从众多的义项中选择出最恰当的一个进行翻译。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复习备考中要对词语的不同义项加以区分辨别。
例11:范氏富,盍已乎?(2004年高考福建卷)
分析:句中的已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停止;取消;已经;过分;语气词等。根据语境,可知取消义项最恰当。此句应译为:范家富贵,何不取消这门亲事呢?
例12:侠曰:以口腹役人,吾所不为也。乃悉罢之。(2005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句中罢字是多义词,常见的义项有:停止;罢免;结束,遣散等。根据语境可知结束,遣散义项最恰当。此句应译为:裴侠说:因为自己的口腹之欲而役使他人,这是我所不愿意做的。于是全部都遣散了。
例13:事虽剧,必时时至母所视问辄去。(2005年高考山东卷)
分析:句中剧的常见义项有:厉害,严重;复杂,繁多等。根据语境可知繁多义项最合适。此句应译为:事物虽然繁多,一定经常到母亲那里看望问候才离开。
关注点四、成分省略
成分省略也是文言文中的一种常见现象,省略的成分通常是主语,宾语,介词宾语等。省略的成分常常是命题老师注意的地方,我们在翻译时一定要把省略的内容补出来。
例14:因乞李氏以归。(2005年高考湖南卷)
分析:此句中省略的成分是宾语这部书,翻译时应补出来,即,于是向李氏讨取(这部书)回家。
例15:主簿大惊,遽以白就。(2005年高考广东卷)
分析:此句中的遽以白就省略了介词以的宾语之(这件事),在翻译时省略的内容要补上,即遽以(之)白(于)就。此句应译为:主簿非常吃惊,立即把(这件事)禀告阴就。
例16:李初不言,尼固诘之,乃以僧告。(2005年高考湖北卷)
分析:此句中的乃以告僧省略了主语、宾语和名词性短语的中心语,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把他们补出来。即:李超最初不说,尼姑一再追问,(李超)才把和尚(的名字)告诉(她)。
关注点五、古今异义
文言文中的古今异义现象非常普遍。这一知识点也是高考命题经常涉及到的内容。我们在翻译文言文时尤其要特别注意那些存在古今异义的词语,千万不可以今译古。否则,就会出现错误。
例17:隐处穷泽,身自耕佣。临县士民慕其德,就居止者百余家。(2004年高考全国卷)
分析:此句中的穷不能译成贫穷穷困,而应该译成偏僻。因此该句应译为:(孟尝)隐居在偏远的湖泽,亲自种田做工。临县的士人民众仰慕他的道德,到他那里定居的有百余户。
例18:学者当至于是而止尔!(2005年高考湖南卷)
分析:此句中的学者是古今异义的词语,不能译为做学问的人,而应译为学习写文章的人。即该句应译为:学习写文章的人应达到这个地步才罢休啊!
例19:远者三岁一更,近者一二岁再更。(2005年高考浙江卷)
分析:此句中的再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两次。即该句应译为:(任期)长的三年一轮换,(任期)短的一二年就轮换两次。
例20:楚相孙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穷困负薪而食,不足为也!(2005年高考全国卷Ⅲ)
分析:此句中的妻子是古今异义的词语,应译为妻子和儿女。如果不能识别就会失去此点的得分。该句正确的翻译为:楚相孙叔敖,一生坚持廉洁的操守,现在妻儿老小却贫困到靠打柴为生。清官实在不值得做啊!
关注点六、单音节词
现代汉语词汇以双音节为主,而古代汉语词汇与此相反,以单音节为主。此类知识点也常常是高考命题老师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因此,我们平时的复习备考过程中要加强对单音节词翻译的训练。在具体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轻易地把古汉语的词汇当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去解释。(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