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的热点句式类析
文言文句式,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往往融合在句子翻译题中,但忽略了句式,往往会在句意理解、翻译中出现黑障。下面结合2008年高
文言文句式,高考一般不单独设题,考查往往融合在句子翻译题中,但忽略了句式,往往会在句意理解、翻译中出现黑障。下面结合2008年高考文言文翻译题中出现的热点句式作点分析。
一、省略句
文言文句式中,省略句是考试的热点句式。2008年,全国18套试卷41道翻译题,其中,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湖南、湖北、四川、安徽、广东等9家考查了省略句。这就给我们一个启示,省略句不可忽视。省略句主要有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兼语、省介词等形式。
⒈省主语
如:①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浙江卷15题)
这里主语白居易承上文省略。译文:(白居易)被重新任用后,遇到的又都是年少君主,做官的心情顿时消沉。
②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江西卷13题)
这里不吾叛也,主语他(尹何)省略。译文:我喜欢他,(他)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去学习为政之道,他也就更加懂得治理封邑了。
③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赴有夫!(福建卷6题)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是两个紧缩复句,即用之,(我)则行;舍之,(我)则藏,主语我承前一分句宾语省略。译文:任用我,我就推行自己的主张;不任用我,我就退隐。只有我和你能够做到这样吧!
④吾弟,非犹夫人之弟,况为我死,我何生焉!遂以斧自刎其项。(山东卷13题)
这里两处省略主语,一处是况为我死,即况(弟)为我死;一处是遂以斧自刎其项,即(讷)遂以斧自刎其项。译文:我的弟弟,不同于众人的弟弟,况且(他)是为我死的,我怎么还能活着呢!(张讷)于是用斧子砍自己的脖子。
⒉省谓语
谓语是句子中的核心,人们讲话总是有所谓的。若补不出,则无法译出句子大意。
如:①与通都大邑相去远,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湖北卷13题)
这里或二三百里,虽至近亦且半之中的或后省略谓语达到,亦后省略谓语有。译文:与交通便利的大城市相距甚远,有的达到二三百里,即使是最近的,也有将近一半的路程。
②兄曰:无论弟不能樵,纵或能之,且犹不可。于是速归之。(山东卷13题)
且犹不可,即且犹不可(樵),是说,还是不能去砍柴。这里樵,名词活用作动词,砍柴。译文:哥哥说:且不说弟弟不能砍柴,纵使能砍柴,还是不能去做。于是让张诚赶快回家。
③永乐元年入朝,留为故官。未几,复谢去。(四川卷11题)
这里永乐元年入朝句中的入朝承上句省略谓语征召,上句致仕,是辞官的意思,所以这里入朝前必须补上征召,否则,下文留为故官也无从说起。译文:永乐元年被征召入朝,留下担任原来的官职。不久,又辞官离去。
⒊省宾语
如:①且又大购之,皆不获,有司苦之。(湖南卷13题)
且又大购之中购后承上文省略捕,即且又大购(捕)之,就整体而言,动宾短语(捕)之作购的宾语。译文:并且又大力悬赏(缉捕)盗贼,都不能捕获,主管官吏对这件事情感到苦恼。
②然吏民犹疑其不胜而自诬。(湖南卷13题)
胜后省略宾语审讯之苦。译文:然而官吏百姓还是怀疑他们(是因为)经受不住(审讯之苦)而自己承认强加给他们的罪名。
⒋省兼语
文言文中省略的兼语,在翻译中,如果不补出来,则文意有时无法理顺。
如: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广东卷9题)
访荐为主簿句中的荐后省略兼语之,即访荐(之)为主簿,意思是:周访举荐他(陶侃)做主簿的官职。译文:当时陶侃担任闲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的官职,与他结为好友,并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⒌省介词(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