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高考文言文信息筛选题5
五、关注手法,忌神合貌离 人物传记类文段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往往采用多种手法,如叙述描写、作者评说,描写中又有直接描写、
五、关注手法,忌神合貌离
人物传记类文段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性格,往往采用多种手法,如叙述描写、作者评说,描写中又有直接描写、间接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而题干中有时指定筛选某种手法,在审题时就要仔细推敲,把那些虽能表现人物某种品质却刻画方法不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句排除,谨防神合貌离。
[例9]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郭永刚直抗上举动的一组是(3分)
⑥吾知行吾志而已
题干要求筛选的是表现郭永刚直抗上的举动,而第⑥句却是郭永表达心志的言谈,这显然不属于题干对人物刻画方法筛选的指定要求,从而排除了该项的干扰。但却有不少考生未能注意手法的要求,做错了题。
以上就命题时错例设计的角度及解题的要点作了探讨和分析,有助于提高解题的正确率。需要提醒的是做好这类题还离不开文言文阅读的基本能力,因此扎扎实实地掌握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包括文化常识,这才是最根本的。
[对应训练]
韦景骏,司农少卿弘机孙。中明经,神龙中,历肥乡令。县北濒漳,连年泛滥,人苦之。旧防迫漕渠,虽峭岸,随即怀决。景骏相地势,益南千步,因高筑障,水至堤趾辄去,其北燥为腴田。又维艚以梁其上,而废长桥,功少费约,后遂为法。方河北饥,身巡闾里,劝人通有无,教导抚循,县民独免流散。及去,人立石著其功。后为贵乡令,有母子相讼者,景骏曰:令少不天,常自痛。尔幸有亲,而忘孝耶?教之不孚,令之罪也。因呜咽流涕,付授《孝经》,使习大义。于是母子感悟,请自新,遂为孝子。
景骏后数年为赵州长史,道出肥乡,民喜,争奏酒食迎犒。有小儿亦在中,景骏曰:方儿曹未生,而吾去邑,非有旧恩,何故来?对曰:耆老为我言,学坊庐、馆舍、桥障皆公所治,意公为古人,今幸亲见,所以来。景骏为留终日。后迁房州刺史,州穷险,有蛮夷风,无学校,好祀淫鬼。景骏为诸生贡举,通隘道,作传舍,罢祠房无名者。景骏之治民,求所以便之,类如此。(《新唐书?循吏传》)
1.下面六句话,全都表现百姓对韦景骏爱戴的一组是
①功少费约,后遂为法②及去,人立石著其功
③于是母子感悟,请自新,遂为孝子④民喜,争奏酒食迎犒
⑤意公为古人,今幸亲见,所以来⑥景骏为留终日
A.①③⑤B.②④⑥C.②③⑥D.②④⑤
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时元帝为琅邪王,与导素相亲善。导知天下已乱,遂倾心推奉,潜有兴复之志。帝亦雅相器重,契同友执。帝之在洛阳也,导每劝令之国。会帝出镇下邳,请导为安东司马,军谋密策,知无不为。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注,乘肩舆,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进计曰: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义。况天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土之望,未若引之以结人。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以后,渐相崇奉,君臣之礼始定。俄而洛京倾颠,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时荆扬晏安,户口殷实,导为政务在清静,每劝帝克己励节,匡主宁邦。于是尤见委杖,情好日隆,朝野倾心,号为仲父。过江人士,每至暇日,相要出新亭饮宴。周頠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举目有江河之异。皆相顾流涕。惟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泣邪!众收泪而谢之。(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