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文言文 > 文章正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系列训练1-6套11

时间:2009-11-02 11:4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十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一5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

  十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一5题。

  杜诗字君公,河内汲人也。少有才能,仕郡功曹,有公平称。更始时,辟大司马府。建武元年,岁中三迁为侍御史,安集洛阳。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暴横民间,百姓惶扰,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还以状闻。世祖召见,赐以綮戟①,复使之河东,诛降逆贼杨异等。诗到大阳,闻贼规欲北度,乃与长史急焚其船,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贼遂蔚灭。拜成皋令,视事三岁,举政尤异。

  七年,迁南阳太守。性节俭而政治清平,以诛暴立威,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又修治陂池,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时人方于召信臣②,故南阳为之语曰: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求欲降避功臣,乃上疏曰:

  陛下亮成天工,克济大业,天下幸甚。唯匈奴未譬圣德,威侮二垂,陵虐中国,臣恐武猛之将虽勤,亦未得解甲囊③弓也。夫勤而不息亦怨。劳而不休亦怨,怨恨之师,难复责功。臣伏睹将帅之情,功臣之望,冀一休足于内郡,然后即戎出命,不敢有恨。臣愚以为师克在和不在众,陛下虽垂念北边,亦当颇泄用之。圣王之政,必因人心。

  臣诗伏自惟忖,本以史吏一介之才,遭陛下刨制大业,贤俊在外,空乏之间,超受大恩,牧养不称,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八年,上书乞避功德,陛下殊恩,未许放退。臣诗蒙恩尤深,义不敢苟冒虚请诚不胜至愿愿退大郡受小职及臣齿壮力能经营剧事如使臣诗必有补益复受大位虽析珪④授爵所不辞也。惟陛下哀矜!

  帝惜其能,遂不许之。

  [注]①棨戟(qǐjī):有缯衣或油漆的木戟,古代官吏出行时作前导的一种仪仗。

  ②如信臣:曾任南阳太守,做了许多为百姓谋福利的事。

  ③畿(gāo):盛弓箭和铠甲的口袋。

  ④析珪: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按爵位高低,分颁珪玉。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敕晓不改,遂格杀广敕晓:奉皇命晓谕。

  B.怨恨之师,难复责功责功:要求(他们)有功劳。

  C.陛下虽垂念北边,亦当颇泄用之泄用:杂用,轮换交替调用之意。

  D.超受大恩,牧养不称牧养:治理教化(一方)。

  2.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相同的一项是()

  A.时将军萧广放纵兵士B.性节俭而政治清平

  C.造作水排,铸为农器D.威侮二垂,陵虐中国

  3.下列各句中加粗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乃与长史急焚其船

  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B.性节俭而政治清平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C.诗自以无劳,不安久居大郡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D.圣王之政,必因人心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4.下列对原文内容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在建武元年中三次升迁,被皇上委以重任。在当时政权还不很稳定的情况下,杜诗为天下安定做出了较突出的贡献。

  B.杜诗在任南阳太守时,一方面诛暴立威,一方面发展生产,使百姓过上了较为富足的生活,深得百姓爱戴,被称为父母官。

  C.杜诗请求辞职的原因之一是:他理解守边将领长期在外,已有怨愤情绪,都希望能到内地郡中任职。为朝廷计议,他愿意让出职位。

  D.杜诗请求辞职的原因之二是:自己长期担任要职,在治理、教化百姓的过程中、确实也有不称职的地方。于是上疏奏自动要求降职。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部勒郡兵,将突骑趁击,斩异等

  译文:

  C.广拓土田,郡内比室殷足(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