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语文复习 > 高考语文复习方法 > 文章正文

高考语文应试技巧【精华五篇】(11)

时间:2009-11-02 11:5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为了强化上述观点,作者连用三个“悠闲”形成排比,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更蕴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读到这里,让人眼睛一亮,甚至忍不住拍案称妙! 三、关照 上面三篇例文,第一篇以情感人,后两篇以理服人。其共同

为了强化上述观点,作者连用三个“悠闲”形成排比,既增强了文章的气势,更蕴含着浓厚的人文精神。读到这里,让人眼睛一亮,甚至忍不住拍案称妙!

三、关照

上面三篇例文,第一篇以情感人,后两篇以理服人。其共同特点是:内容实在,没有虚言。这种质朴的文风,值得广大考生学习。
考试过程中,考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眼睛始终盯着话题。要细心审读题目,搞清要我写什么,要我怎么写。还要看清楚有没有什么限制条件,比如要不要联系实际,联系什么实际。

(二)发挥自身文体优势。自己平时擅长哪种文体,高考时最好仍选该种文体,不要机械模仿别人。

(三)文章内容实实在在。写记叙类文章,不要胡编乱造,即使虚构,也应源于生活,能被人接受,不要过于“另类”,写议论类文章,不要大话连篇,而应力求事例新鲜,说理充分。

(四)语言表达清清楚楚。不管何种文体,都要文通字顺,注意上下连贯,重视逻辑联系。不要一味追求华丽。

(五)认真写好每一个字。文面是给阅卷老师的第一印象,不可小视。字要大小适中,不求美观,但至少要清楚。

还有一点要提醒:因为阅卷时间紧,老师一般不太可能慢慢领会你的文章。如果文章的主旨(立意)过于含蓄,很可能被判为偏题。这在记叙类文章中较为普遍。所以,不管你写的故事多么生动,都应在文中适当的地方用一两句话点明你文章的主旨,让阅卷老师清楚你到底写的是什么。


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