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特刊:20天各科冲刺如何做到事半功倍(语文)
高考还有近20天的时间,这段时间怎么过,各科还有没有提高的空间?考生心态怎样调整?考场技巧怎样运用?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周刊》携
高考还有近20天的时间,这段时间怎么过,各科还有没有提高的空间?考生心态怎样调整?考场技巧怎样运用?带着这些问题,《学习周刊》携手一线的教学专家们针对高考各科目的复习特点,为考生做了最后的冲刺点拨。把握最后20天时间,发挥最大的复习效率,《学习周刊》将与考生一同向高考冲刺!
语文:重温旧题 全面把握
现阶段复习原则有二:一、针对性、突出重点、查漏补缺,解决实际问题;二、以知识的梳理和提高为主,重归纳。
做题应有度
现阶段,就语文学科而言,没有必要再做历年高考真题。做模拟题,少做,但必须限时;应多做老师给的题,不宜自己到处找题做,因为前者经过了筛选,且有讲解分析。限时做题十分重要,可有效训练考生的做题速度和心理素质等。不过这种限时检测不宜过量,每周一次为好。
每年高考前,总有成绩比较好的考生想要挑战高分,故意找偏难怪的题目来做。实际上,这样做的结果只能是浪费了时间、打击了信心,提高不了能力的同时还影响了对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巩固。
不该丢掉的“17分”
除做模拟题外,考生要利用好课堂上的每一分钟复习时间,回归基础。首要一条是“背”。需要背的内容有名句默写、字音、字形、成语等。病句类型和各种标点符号的常规用法也要背会。具体做法是将以往的旧题、错题翻出来归纳整理,还可以同学间互相提问、检测。
一般情况下,上述要背的内容在高考试卷上以4个选择题1个表达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试卷上约占17分。“这17分最为实在,背了就会,不背肯定不会;会就能拿分,不会就拿不到分。”智老师说,答这种题目没有发挥的余地,因此这分并不好拿。如果丢掉了这部分的分数,语文成绩上130或120分就很难了。
名句要会背且会写
有些能力不是立竿见影就能提高的,但高考中有些题目确实可以通过临阵磨枪拿分,比如考查名句的题目,“只要把课本要求背诵的篇目都背到,就可以拿到满分5分。”
高考卷子上,这类题有4个小题,共计12分。“如果好好复习就可以拿到9至12分,如果敷衍可能只得3分。这中间的差距太大,分又丢得太可惜。”
小提醒:对名句题,考生不能满足于会背,还要会写,更须写得准确。一个错别字就前功尽弃。因此,这段时间内将名句背一遍实际是要求将名句背写一遍,同学们之间可互相出题,相互检查。
阅读和语言运用题
对阅读和语言运用题,考生要多思考、重总结。复习这部分内容的常用工具是“旧题”。首先,考生搜集自己犯过的错误,也可以是其他同学犯的错。其次,整理错误的同时也是梳理知识的过程;考生可按照知识点和类别把错误分门别类整理清楚;然后就可以分析错误了,找出错题的原因,避免再犯类似错误。
答题模式与答题规范
答题模式在阅读类的简答题中要特别注意。此类题目主要出现在诗歌鉴赏和散文阅读中,在高考试卷中占12到15分。
此类题目多是筛选和整合信息的,考生的答案应“表达准确,语句通畅。”还要牢记“分点答题”。要注意在“每个点”的句首使用序号1、2、3,在句末使用标点“分号”,如果空间允许,换行答下一点更好些。在回答这类简答题尤其是其中“问为什么的这类题目”时,落笔之前,考生要检查答案是否与题目“所问”构成因果关系,一般情况下,如果构不成因果关系,这答案就是错误的。
上述几点要求可帮助考生追求答案的简明、扼要,利于考生思维习惯、答题习惯的养成,解决考生“会而不对、对而不准、准而不全”的通病。
小提醒:答此类题目的语言多为说明、议论性的,考生要少用叙述或描写性的语言。(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