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物理复习 > 物理名人 > 文章正文

郑建宣(3)

时间:2009-11-02 11:5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艰苦奋斗,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郑建宣回国后,致力于大学教育事业和物理教学工作,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培养人才上。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大学经历了数次搬迁。最艰难的一次是迁到贵州的榕江县。1944年日本侵略军逼近

  艰苦奋斗,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

  郑建宣回国后,致力于大学教育事业和物理教学工作,把全部心血倾注在培养人才上。抗日战争时期,广西大学经历了数次搬迁。最艰难的一次是迁到贵州的榕江县。1944年日本侵略军逼近桂林,郑建宣自荐先到榕江办理广西大学搬迁事宜,他的夫人王耀珪只身携带4个幼子随师生搭乘小木船沿水路到榕江。在那里借用会馆及公房作校舍,继续教学工作,生活十分艰苦。搬迁完成后,他出任理工学院院长。1945年秋山洪淹没了整个榕江县城,也吞没了广西大学。洪水过后,广西大学暂迁柳州,临时修建竹篱抹灰的校舍,随后迁到桂林的赤土堡(现名将军桥)。

  郑建宣十分重视和爱护人才。抗战时期,由于华北、华东、华中相继沦陷,一时间,名人、教授云集桂林,使桂林有了文化城的美称。我国许多物理学家如施汝为、丁绪宝、卢鹤绂、吴敬寰、雷瀚等也到了桂林,郑建宣想方设法聘任他们。这不但提高了广西大学的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给这些名教授提供了工作和传授知识的机会,为保护人才和发展我国物理学事业做出了贡献。1943年,他出席中国物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任桂林区主席,组织学术交流活动。

  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郑建宣积极支持和掩护地下党组织和进步学生的活动。中华民国末期,白崇禧为了开办第四集团军军官训练班,占用了广西大学半个校园。为维护学校安全,郑建宣亲自参加巡逻护校。为了辅助校长处理本校一切重要事务,学校成立了临时校务辅助委员会,郑建宣是该委员会的三位主持人之一。校长盘珠祁离校后,主持人轮流主持学校行政领导工作。

  郑建宣在教学中,曾讲授过光学、力学、电学和X射线金属学等课程。他备课十分认真,自己编写各门课程的讲义。1952年东北人民大学刚建立,教学用房紧张,教授们都挤在一间大办公室备课。他每天按时到达备课室,上课从不迟到早退。他讲课语言简练,深入浅出,常常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对学生学习上要求严格,生活上关怀备至,有时晚上还到学生宿舍了解情况。在毕业班和研究生做毕业论文时,他每天都到实验室亲自指导。他对实验过程要求很严,实验分析结果都要反复验证。他常说:做学问要严谨,要实事求是,决不能有半点虚假。他严谨的治学态度,使学生受到了严格的科研训练。

  在郑建宣的晚年,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培养青年教师、研究生和合金相图的研究上。70年代末,广西大学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75岁的郑建宣招收第一届固体物理专业金属物理硕士学位研究生。1982年郑建宣患重病出院后,还每天拄着拐杖到实验室指导研究生进行实验和撰写论文。即使在生命垂危之际,也不忘他的学生。1984年夏,郑建宣心脏病突发,住进医院昏迷不醒,经医务人员通宵抢救苏醒过来。当他所带的研究生到医院看望时,他逐一询问他们的实验工作进行情况。重病之后,他的行动更加困难,不能外出。他常把协助他指导研究生的助手叫到家里了解研究生的学习、科研和生活情况。有一次他请研究生用板车接他到实验室检查论文进行情况。在他去世前不久,还把研究生叫到家里谈话。他既教书又育人,经常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刻苦学习,政治上进。他在东北人民大学培养了3名研究生,在广西大学培养了4届共8名研究生。

  1987年他因病逝世。郑建宣为我国理工科大学教育事业、物理教学和科研工作奋斗了一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在纪念他逝世3周年之际,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资助出版了《郑建宣合金相图论文选集》。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