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物理复习 > 物理名人 > 文章正文

创建近代物理教学的几位老一辈物理学家(4)

时间:2009-11-02 11:5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3)亲自动手指导实验。这位担任系主任兼理学院院长的吴有训教授,不仅在教学中重视实验,而且亲自动手,以身作则。1935年,他开了实验技术选修课,手把手地指导学生掌握烧玻璃技术和吹玻璃技术的关键。他不断地告诫

  (3)亲自动手指导实验。这位担任系主任兼理学院院长的吴有训教授,不仅在教学中重视实验,而且亲自动手,以身作则。1935年,他开了实验技术选修课,手把手地指导学生掌握烧玻璃技术和吹玻璃技术的关键。他不断地告诫学生,要锻炼动手的本领。他说:实验物理的学习,要从使用螺丝刀开始。钱三强先生在写毕业论文时深受其益,而且后来去法国作原子核的研究工作时,体会更是深刻。他觉得自己动手制作仪器比求别人帮助方便得多,所以后来他同样鼓励学生要自己动手。

  (4)强调自学的重要性。吴先生的讲课内容新颖,绝大部分是近代物理的研究成果。在介绍新成果的同时,他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或个人推导去掌握,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去体会实验的精确性,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因而学生们在离开学校以后自己独立工作时都感激他的教导。

  五、丁燮林(18931974)

  丁燮林(西林)自南洋公学毕业后,1914年去英国留学,1919年获伯明翰大学理科硕士。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兼预科主任。1927年任国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所长。在193348年间任中央研究院干事、当然评议员。解放后任文化部副部长、北京图书馆馆长等职。在解放前后几十年的学术研究中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最主要的是他开创和推广了物理实验仪器的制作。

  早年在北大担任预科物理课的教学时,丁先生创建了物理实验室,使讲授与实验紧密结合。他编写了预科两年60多个实验的讲义,亲自审阅学生的实验报告,向学生讲解仪器性能及使用方法,使学生们学得比较扎实,为升入本科打好基础。

  丁先生重视物理实验,特别重视中学物理实验。他一向认为要培养国家建设人才,教育是基础,办好中学是前提。因此他认为改进中学物理实验的仪器设备具有极重要的地位。他把物理研究所的一个金木工车间扩大成一座设备精良的物理仪器工场,有技术熟练的工人和技术人员。他们制造的分析天平、显微镜、经纬仪等得到使用单位的好评。193537年间,制造600套高中物理实验仪器和3000套初中物理实验仪器,由教育部分发到全国各地中学。在此期间,他还亲自审阅了各种物理实验仪器的设计。丁先生可以称为提倡中学物理实验的身体力行的带头人。他所做的切实工作,对促进中学物理教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当时,他很重视工人和徒工的培养和提高。建国后中科院物理仪器工厂的厂长就是从那时徒工中培养出来的。

  1941年夏,中英两国政府协议在香港建立一所光学仪器工厂,生产光学仪器。协议指明要用物理所的仪器工场的设备和人员,由英国出资,两国共同经营,并聘任丁先生为董事长。可惜的是,筹备刚刚就绪,香港已被日军侵占。日伪要迫使丁先生去南京任职,被他严辞拒绝,他毅然步行出走去桂林,以致家属被扣两年余。丁先生的工作成绩和民族气节是值得我们学习和钦佩的。

  六、严济慈(1900)

  严济慈先生是我国杰出的物理学家和教育家。他幼年时即表现出对数学和物理有卓越的才能。自小学至中学,学习成绩都名列前矛,1918年夏,考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0年转入该校的数理化部。

  1923年在课余自学法语,迅速达到无师自通的程度。1923年严济慈先生自南京高师毕业时,因所修学分,大大超过了毕业标准,所以同时获得东南大学理学士学位,取得该校第一届唯一的毕业生文凭。他的才智,引起了当时教育界的震惊。这时我国还没有合适的中学算学教科书和参考书,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王云五约请严先生编写《初中算术》和《几何证题法》,这两本书出版后,深受广大师生欢迎,解放前,商务印书馆重印过几次,一直畅销。至1982年,中国科技大学还用语体文改写了《几何证题法》一书出版。

  1920年中国科学社自纽约迁至南京。1923年夏,严先生被接纳为中国科学社社员。严先生加入科学社以后,得到了与当时第一流科学家交往的机会,使他在向中国科学事业迈出了一大步。(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