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历史复习 > 高考历史复习方法 > 文章正文

2010年新课改高考之九历史高考命题体现多向性灵活性

时间:2010-12-30 16:0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高考改革后,试题命题的基本思路、题型设置和大体框架都会以宁夏高考试卷为样本。至此,我们要了解2010年高考历史的考试范围,试题结

高考改革后,试题命题的基本思路、题型设置和大体框架都会以宁夏高考试卷为样本。至此,我们要了解2010年高考历史的考试范围,试题结构,什么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如何制订总复习策略。
  一、考试范围:必修1《政治文明历程》、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以及属于选考范围的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二、试题结构:与以往相比,新课程下的历史高考试题在试题数量、问题总数、文字阅读信息量等方面变化并不大。选择题保持原有题量不变,共12道。主观题稍有变化,保留一道科内综合题,将跨学科综合题替换为一道选做题,即在三个选修模块试题中选做其中一题。
  三、考查内容:依托主干知识,突出能力考核。新课程高考的考核目标突出强调实现对学科主干知识、学科能力和思想素养相统一的考核。为了更加全面、充分地考查学生的历史思维和知识迁移能力,新课程高考命题更加注重:
  (1)材料形式多样,重视情境创新。以史料为中介,感知、认识逝去的昨天,是历史认知的突出特点。新课程理念下的历史高考试题中的材料形式多样:有数据表格、文字、图片等。主观性命题加强对学生材料信息提取、比较分析、概括思维能力的考查。“历史命题不拘泥于历史教科书的具体表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重视‘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与运用”。高考命题体现出设问的多向性、切题的灵活性、内容的开放性。
  (2)转变史学观念,突出综合运用。新课改以来史学观念的转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考的命题思路,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体现出对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全球史观等综合运用。另外试题考查内容更加全面而富有情趣,注重将社会学与历史学相结合,从大众化、世俗化的社会生活的视角去观察和认识历史。
  “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新课程高考中还渗透着对人文素养的考核,试题适当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关注社会热点,即通过以史为鉴,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体现时代精神、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总复习策略
  1.转变观念,顺应高考转型。用课程观取代教材观:仔细研读课程标准,理解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史观要转变:不再是唯物史观“独尊”,多元解读人类历史进程。
  2.重点知识的挖掘要有新的角度,对一些经常考到的重点知识更应该从多个角度进行探究与分析。
  3.细节决定成败。在高考中,“规范决定分数”,强化规范答题习惯的训练,包括答题思路的规范、答题表述的规范和答题格式的规范。来源:360高考-高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