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09年高考历史复习全攻略:融会贯通 以巧取胜
提示:最后复习阶段,考生可以采取尝试以新教材中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演化为线,将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文明发展历程、文化发展历程、历史
提示:最后复习阶段,考生可以采取尝试以新教材中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演化为线,将政治文明历程、经济文明发展历程、文化发展历程、历史上重大的改革等历史史实融合进人类文明发展的各个部分,将四部分内容结合起来学习,在知识掌握的基础上,巧思巧答,决胜高考。
一、贯通知识,构建体系
1.以人类文明史观为主题: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这部分知识既能与中国古代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以及世界近现代的第一、二、三次工业革命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相联系,也能与同时期政治文明历程中的宗法分封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近代西方的民主政治及世界格局的变化有关,还与文化发展历程中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西方的人文精神有关,与同一时期的社会改革有关。这样整体构建,分段贯通,达到知识的有机融合。
2.以全球史观为主题:彼此隔绝、世界市场开始出现、初步形成、最终形成、经济全球化。同上述文明史观一样,通过这一主题,把政治、经济、思想、改革融合到这一主题中。理解同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二、思维搭桥,巧妙作答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牢固地掌握历史的基本知识,提高历史学科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一个月的时间,应急能力的训练注意以下三点:
1.思维的导向性训练
材料分析题求答中,通常原因和影响占比例较大。原因分析的思维导向是:内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外因(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辅助思维导向:政府、人民大众、个人自身、外部等各阶层因素。
影响作用:积极(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消极(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2.汲取概括信息的能力训练
阅读材料注意的不能忽略的信息区:导引和出处(提示你大方向),标点符号(提示你信息量),首句和末句(中国人写文章的特点:头尾概括大意)。
归纳概括注意:(1)要找到与教材的结合点。(2)没有结合点的要与思维导向、学科套话找到结合点。(3)找到材料中的关键词。
3.语言的学科性、时代性训练
(1)注意历史学科的关键词知识点。(2)套话与时代性相结合,凝练出历史要点。例如:某历史事件促进经济发展,如果该事件发生在封建社会,历史学科语言就是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如果该事件发生在资本主义社会,历史学科语言就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更多2009年高考信息请访问:360高考高考网(收藏本站) 360高考高考论坛 360高考高考网校
来源:360高考-高考(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