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范围没变化目标更明确
与2006年文科综合360高考纲相比,2007年的考纲如出一辙,没有变化。与《历史考纲》一同下发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
与2006年文科综合360高考纲相比,2007年的考纲如出一辙,没有变化。与《历史考纲》一同下发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说明》在分析2006年天津卷时,特别强调了天津市考试将继续贯彻“双稳四性”的精神,实现稳中有变,稳中有新,注重基础性、突出综合性、把握时代性、反映地方性。对这两个文件加以分析可以得出,今年的高考仍会坚持去年的基本精神,平稳发展。
历史学习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为记忆:记忆主要解决基础知识。掌握好基础知识是夺取优秀成绩的起点。
第二层次为理解:它要求学生对历史本质、历史规律、历史发展的原因、影响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并能逾越各种信息障碍,找出问题的本质,这是夺取优秀成绩的必要条件。
第三层次为应用:它要求学生学会运用所学历史知识,对各种新的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判断、分析、说明,以解决问题,这是历史学习的最高层次,它是历史成绩实现“会当凌绝顶”的关键,三者缺一不可。
在今后80多天的时间里,为实现记忆、理解和应用这三个层次的同步提高,建议学生注意以下问题:
1.应重视对基本史实、基本概念、主要社会现象、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和记忆。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包括人物、事件、时间、地点、事件的名称、事件的性质、事件的特征、事件之间的关系等等,这些基本要素就像机器的零件一样构成了历史的基本内容。不掌握这些最基本的内容,就无法对历史发展的规律和当今社会的现象进行有理有据的、合情合理的分析,因而也谈不到历史的理解能力与分析能力。
2006年文科综合试卷中历史部分,选择题中有一半以上为基础知识题,即记忆型题,如唐朝三省六部制的作用、近代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实质、英美法等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政权建立、孟德斯鸠的思想、欧洲开始活字印刷术的时间、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和重大发明、国民大革命中的重大事件、平型关战役、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的内容、三科综合题南北战争后美国中西部经济发生的变化及其历史原因等都属于记忆问题。如果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如数家珍,夺取2007年文科综合高分把握就很大了。
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掌握,应以历史课本为最基本的材料,以新发行的考纲为指导,以重大事件为主要内容,逐章逐节地,一目一目地阅读,做到主干知识记忆准确无误,不留盲点。
准确掌握历史知识,需要死记,但又不能硬背。在理解基础上的记忆才是持久而可靠的。抓住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它们的来龙去脉是保持记忆的最好方法。
2.应重视对历史专题的复习。
专题考试是近年高考文科综合考试的主要题型。在2006年高考中,四个历史专题(关于政治制度、科学技术、国共两党的合作、国际关系)就出了11道选择题,其分数为40分。39题中的历史题其实也是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制度的专题,占13分。也就是说专题史占了全卷的53%。
通过专题复习可以帮助学生梳理历史知识,理清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把那些看似庞杂的历史事件归附到发展线索中。这样既可提高学习效率,又能加深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2006年暑期后开始的教学改革,以世界文明史为主线索,将涉及古今中外的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编为三个必修教材,提高了经济史、文化史在历史学习中的比重。
新课程改革势必影响2007年的高考,在后面的专题复习中除了对政治制度如: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与衰落,选官制度的发展变化,重大改革,古代民族关系等要进行专题复习外,还应特别注意经济史和文化史。如封建经济的发展变化史,封建经济制度史,中国对外贸易史,中国近代(现代)文化史,中国科技史,天文史,医学发展史,世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史,世界科技、思想发展史,一些国家如美、英、法、德、俄、日本等国的经济与文化史等。(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