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地理复习 > 地理学家 > 文章正文

冯起

时间:2009-11-02 11: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冯起,男,汉族,39岁,现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水文土壤资源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

  冯起,男,汉族,39岁,现为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水文土壤资源研究室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1996至1996年为进入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水文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干旱地区水文、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首届优秀博士后奖和王宽诚科研奖金;获得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青年地理科技奖、日本国科学技术协会的STA 和JSPS FELLOW;获以色列农业部MASHAV FELLOW和美国NRC Fellow称号。

  已发表科研论文90余篇,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28余篇,合著专著1部,完成国家、中科院、地方政府15项;参加的课题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十大科技进步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国家专利4项。多年来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与环境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1)开展了干旱地区沙地水分调查研究:根据沙地水分、水资源的现状、土壤性质,将我国沙地划分为荒漠带、干草原带、半湿润带、亚热区湿润带五个区。(2)建立了符合我国沙地水分利用的管理模式:在对我国沙地生态系统、干旱地区造林学的特点和沙地水土特性,将我国北方沙地划分成四个造林区即:种植乔木和灌木与发展高效农业和经济作物带、种植灌木为主带、种植旱地小灌木与草本带、保护与恢复自然绿洲带。以上的划分理论对西北地区防护林生态环境建设中意义重大。(3)西北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的分析:分析了西北水资源循环的规律,引进了水资源重复量和净水资源量的概念,促进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研究与计算。提出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阶段为:地表水开发利用阶段、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阶段、地下水开发利用阶段、水资源经济开发利用阶段四阶段,该理论的确立为开展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4)黑河流域水热传输理论的初步形成:首次对额济纳绿洲进行了土壤-植被-大气系统能量-水量传输和陆面水文过程进行长期观测,应用国际先进陆面过程模型对额济纳旗土壤、大气间水分与能量传输过程进行模拟,建立了初步的土壤-植被-大气模拟模型,形成了极端干旱地区水-土-气-生的初步理论。针对内陆河流域经济不断增长与绿洲生态系统修复的需要,提出优质饲草-节水-舍饲牧业模式,确定乔-草、灌-草林业模式和限牧、围栏、抚育措施;建立了适合极端干旱地区的生态恢复-种养殖业结构调整-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以上的学术观点对提高我国西部节水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