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复习 > 地理复习 > 地理学家 > 文章正文

程国栋

时间:2009-11-02 11: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简介  程国栋(1943- ),中国著名冻土学家。上海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冻土工程

  简介

  程国栋(1943- ),中国著名冻土学家。上海人。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西部资源环境科学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科评审组成员、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地质大学客座教授、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名誉院长,是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并荣获甘肃优秀专家及2001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称号。曾任国际冻土协会主席。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研究方向

  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冻土研究,解决工程问题。完成青藏铁路东线工程地质调查。在热水煤矿论证富冰高温冻土路段应采用保护冻土原则修筑路堤,并提出有效措施。结合青藏公路改建,提出高含冰量冻土分布规律和识别标志。创造性地提出近地面厚层地下冰形成的重复分凝机制(程氏假说)和冻土三向地带性理论。前者解决了冻土学界长期悬念,被广泛应用于解释多种冰缘和寒区水文现象。后者指明冻土随纬度、海拔和干燥度变化。近年来从事冰冻圈与全球变化、西北水资源形成、变化及与社会协调发展研究。

  个人经历与成就

  1943年7月11日生于上海。

  1965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现中国地质大学)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

  1984年--1986年在美国陆军寒区研究与工程实验室进修,获该实验室名誉研究员称号。

  他自1965年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以来,为了祖国的需要,自愿来到地处西北边远地区的兰州,把自己的热血与青春奉献给了我国的冻土事业。他长期从事青藏高原冻土研究,系统地解决了地下冰的成因、分布规律、制图方法和在其上进行工程建筑的原则和方法问题,为青藏高原上几项国家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提供了重要的工程地质资料和方法。

  青藏铁路建设中的冻土问题研究系国家组织的联合攻关项目。程国栋院士为该项目的负责人之一,出色完成了任务,该项目获1978年全国科学在会重大科技成果奖。在青海热水煤矿厚层地下冰地段路提试验研究中,他率先将系统的实体工程观测、近似解析计算与计算机数值模拟相结合,既成功地解决了生产问题,又在理论上有重要突破。该成果获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有关文章在第三届国际冻土会议上发表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

  程国栋院士在交通部主持的项目青藏公路多年冻土地区黑色路面修筑技术中的青藏公路改建沥青路面工程中的冻土问题研究中成绩卓越。该项目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后,程国栋荣获荣誉证书。在该课题研究基础上由程国栋作为第二作者编撰的专著《冻土路基工程》获1990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

  他的程氏假说解决了冻土学中一个悬而未解的问题近地面厚层地下冰的成因。这是冻土学中一个重大的理论难题,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提出过多种见解,但均未能如愿。程国栋院士则在总结大量资料的基础上,验证了当时还鲜为人知或被常识所不易接受的新思想,如正融土中的水分适移和成冰,同时发现了温度波动条件下未冻水的不等量迁移规律,并将这些新思想、新发现有机地结合一起,创造性地提出了厚层地下冰形成的重复分凝机制,圆满地解释了这类冰的分布、组构和性状等特点,同时也将冻融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理论提升到了一个新水平。

  他创造性地提出的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的三向地带性理论也得到广泛的赞同和引用,并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为此1991年应邀在两瑞典召开的山地多年冻土和冰缘环境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作了山地多年冻土与气候的综述报告,由于他在学术上的成就及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所显示的能力,1993年由国际冻土协会理事会表决,一致选举为国际冻土协会主席。他已成为国际著名冻土学家,成为国际学术界反映我国冻土研究方面的代表人物之一。(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