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分失灵 武汉高招分析与点评
14日,四批(二)开始录取,今年高招接近尾声。回头看看,今年高招有些什么新板眼?高校有些什么迷眼的新花招?有些什么陷阱和馅饼。 别
14日,四批(二)开始录取,今年高招接近尾声。回头看看,今年高招有些什么新板眼?高校有些什么迷眼的新花招?有些什么陷阱和馅饼。
别迷了 那只是预估分,年年不准
事件:高校预估成黑马 考生迷信反落马
武汉大学珞珈学院发布公告称,达到三本批次线的考生,专业服从调剂均可填报。最终,该校文、理投档线分别高出批次线37分、45分,一大批单纯信预估线而填报的考生失望落档。
随后的三本院校征集志愿中,以往只在一本、二本高校录取时才会出现的高分保护政策首次在三本出现省招办安排武汉纺织大学外经贸学院和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两所办学实力雄厚的公办三本校参与,要求文科460、理科480分以上的考生有资格填报,两校最终录了160名在三本落档的高分考生。
这种非常规举措背后,实际上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等高校预估线失灵,导致高分考生扎堆落档,为缓解此矛盾,启动三本高分保护。一高校招生资深人士说,三本和高职高专分数段考生占湖北考生半数以上,基数大更易推高分数线,考生尤其是信息相对闭塞的地市州考生填报时大都看校名填报,更重视母高校的牌子,再加上这些学校给出不准的预估线误导,引来学生一窝蜂填报,最终,学校得了利,录到了一批高分生,成了招生黑马,而学生却冤枉被挤掉了档,纯属被落马。
不只三本院校预估线失灵,一本、二本校照样估不准:一本投档线出炉后,本报统计发现,八成一本高校预估线失灵;而很少出现大幅起落的二本院校今年也没估准,原因是二本(一)、(二)两线首次合一。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招办副主任刘晖称,在汉二本校低估了考生报考省会城市的热情,最终分数线被抬高,预估失灵。未来两三年,在武汉办学的二本校还会强者愈强,变数很多,学校要预估准更难。
点评:看预估不如分析往年线
分数线是考生投出来的,不是估出来的。这句名言年年都有考生以掉档悲剧来验证它。记者对比本地一本、二本、三本6所学校近三年的预估线及实际投档线,发现70%的学校预估分低于投档分3分以上,近30%的高校分差在5分以上,三本高校波动最大。
据了解,高校都有抢夺高分生源的内在驱动力,担心招不满学生、招不到高分生,一般会略低地给出预估线吸引填报,当填报考生多了,自然就抬高了投档线,达到了学校招高分生的目的,对应地,那些依赖预估线的考生便成了牺牲品。
湖北大学招办主任金梅称:一旦个别学校亮出预估线后,别的学校就会被动地跟着预估,形成集体无意识,最终集体失灵。这也是湖大这几年对考生负责,不再对外公布预估线的原因。
预估线跟实际线相差超过3~5分就是不靠谱。武汉工程大学招办副主任熊杰建议,考生填志愿时务必要省内省外高校搭配着填,切忌单一,对外省高校只需看近三年的录取最低分,因为外省高校在鄂计划少,大小年现象明显,考生应注意把握这个规律。填报省内院校,要看清有无专业级差,若专为读某个学校,参考该校三年的投档线即可,但不要取平均值,另外要看准往年录取的最低分。若是为读某个专业,则要设法到所在院系或招办打探到该专业三年内的最低录取分。
别想了 事件:共建扎堆 高校闭口
共建生是在汉8所部委属院校2002年起给武汉考生的特殊待遇简单说,就是武汉考生可凭低于校线的分数进入这8校。但直到去年,考生都不怎么待见它,招生计划年年录不满,2005年一些学校文科共建计划甚至只能完成一半。去年起,共建生优惠幅度从校线下20分可填报改为达到一本线就可填报,但依然没录满(计划录1740人,实录1691人)。今年,本地一本院校扎堆严重,高分掉档考生多,共建生首次吃了个饱。
共建生这一块,请最好不要宣传。武汉理工大学招办主任熊兵之前接受采访时,对共建生的话题避之唯恐不及。一方面是长期录不满,一方面高校又异常低调,有何隐情?(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