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协作计划”让中西部考生上大学机会增多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区域间入学机会差距不断缩小,但由于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断增加、区域间入学机会差距不断缩小,但由于区域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不平衡,高教资源分布的地区差异,以及历史、地理的原因,部分省份学生入学机会仍相对偏少。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从2008年起,教育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试行支援中西部地区招生协作计划。2008年协作计划安排普通本科计划3.5万人,2009年这一计划扩大到了6万人。今年协作计划安排12万人,其中本科计划安排7万人,高职(专科)安排5万人。
协作计划输出地克服种种困难引导高校足额投放生源计划
据教育部发展规划司介绍,2008年安排普通本科计划3.5万人,由办学条件较好的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山东、湖北、广东、海南和重庆等11个省市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承担,面向升学压力较大、高教资源有限的内蒙古、安徽、河南、甘肃、贵州等5个中西部省区招生。
2009年协作计划扩大到了6万人,比2008年增加专科生2.5万人,支援省增加到了14个,比2008年新增了江苏、福建和江西省,受援省增加到了6个,比2008年新增了山西省。
去年,教育部还协调高教资源相对丰富、高考生源下降较快、升学压力相对较小的北京、天津、上海、辽宁、黑龙江、浙江等6个省市,请这些省市加大对所属高校生源计划安排的调控力度,在2008年跨省生源计划和2009年协作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面向河北、山西、内蒙古、新疆等9个中西部省区的生源计划2万人。
从教育部督查调研的情况看,各地特别是协作计划输出地,克服种种困难和压力,对2009年协作计划和生源计划调控工作大力支持、积极落实,引导所属高校按要求足额投放了生源计划,实施效果比2008年进一步加强。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2009年,6个输入省份落实生源计划比2008年净增12万人,增幅10%;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学率整体提高约8个百分点,其中协作计划和生源计划调控直接贡献超过5个百分点;普通高考录取率整体提高超过5个百分点,其中协作计划和生源计划调控直接贡献超过3个百分点。
作为高考生源大省,安徽每年的预计录取率在全国各省市中一直排倒数,多年来徘徊在50%左右,与上海等教育资源相对较多的省市相比差距较大。安徽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袁文告诉记者:3年来,投放到我省的协作计划分别有1万人、1.48万人和2.7万人,对我省升学率的贡献从2008年的2.8个百分点增加到今年的4个百分点,预计将有5万个家庭受益,获得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机会。
改革创新逐步缩小地区间高教入学机会差距
协作计划作为一项改革创新的宏观管理举措,旨在逐步缩小地区间高教入学机会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教育部党组高度重视协作计划,将其作为加大东部对中西部地区高教支援力度、统筹区域高教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连续3年将实施协作计划作为加强高教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列入教育部年度工作要点。
据悉,今年的协作计划,继续由高教资源丰富且录取率相对较高的天津、辽宁、吉林、黑龙江、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山东、湖北、广东、海南、重庆等14个省市承担,与去年输出省范围一致,面向升学压力较大的山西、内蒙古、安徽、河南、广西、云南、贵州和甘肃等8个中西部省区,输入省增加了广西和云南。今年协作计划仍要全部安排在公办高校。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继续协调高教资源相对丰富、高考生源下降较快、升学压力相对较小的北京、天津、上海、辽宁、黑龙江、浙江等6个省市,请这些省市加大对所属高校生源计划安排的调控力度,在2009年跨省生源计划和2010年协作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面向安徽、河南、新疆等9个中西部省区的生源计划2万人。
据甘肃省教育厅发展规划处处长贾宁介绍,甘肃今年参加高考人数近30万,今年的协作计划甘肃省有2.1万个名额,对于升学率的提高是十分明显的,预计录取率将达到56%。(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