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自主招生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自主招生要跨越三个门槛(2)

时间:2011-02-26 13: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因此,高考招生不能仅仅认为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招生部门的事,是全社会的事。大家在批评的时候还应该提供建议和承担义务。 我们也在思考,高校自主招生等特殊类招生工作是否可以延伸到中学。如果中学的学业考试、

因此,高考招生不能仅仅认为是教育主管部门和大学招生部门的事,是全社会的事。大家在批评的时候还应该提供建议和承担义务。

我们也在思考,高校自主招生等特殊类招生工作是否可以延伸到中学。如果中学的学业考试、综合素质测评(成长记录)、大学中学教师联合指导的兴趣小组等能为高校所用,配合高招统考,就用不着当前兴师动众的非统考类的考试了。

门槛三:招生与培养、就业应实现联动

记者:不管是统考招生,还是自主招生以及各类招生,各校都用大量的办法做宣传、咨询,甚至为吸引生源想出了一系列的招数,甚至有些学校之间被媒体称为生源大战,可谓下了大功夫。

王化深:招生的生源再好,培养理念与方式不行,毕业生难以优质就业,只能说办学是失败的。所以,大学没有必要过分的在争夺生源上下大功夫,更多的精力应该花在培养和管理上。

我们这个部门负责学校招生和就业,是学校名副其实的守门人。因此我们积极倡导招生和培养、就业联动。每年学校都要把招生、教务(研究生培养)和就业部门召集在一起,从就业逆向研究我们的培养乃至招生问题。

还有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是自主招生试点工作强调了学生对某一专业有浓厚兴趣。但各高校每年毕业生都有大约5%-10%的不能按期毕业或拿不到学士学位。在这些学生当中,极少数有突发事件、心理或生理上的问题影响了学习成绩,大多数是对学校或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如何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上给学生更大的余地是我们招生工作应该思考的。配合学校比较宽松的转专业政策使学生愿意学,学得好是高校的任务。

另一个问题就是因材施教。我们的各类招生都强调了学生的特长,无可厚非。但这些学生进入大学后是否在这些特长上发挥好呢?答案是不确定的。按现在的培养方式及考核标准,你的数学考了再高的分,其他任何一科不及格还是毕不了业。这类学生入学后,我们很多学校没有一个适合他们学习的氛围和因材施教的策略。这些学生是相关招生政策的受益者,他们以优良的成绩和具有个人特色的专业特点进入校园,但又成为我们现有教育体制的受害者。所以我提出应当使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就是着眼于此。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