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育路教育网考试阅读推荐」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教育部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看,1996年至2007年分别为93.7%、9
「育路教育网考试阅读推荐」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从教育部公布的毕业生就业率看,1996年至2007年分别为93.7%、97.1%、76.8%、79.3%、82.0%、90.0%、80.0%、75%、73%、72.6%、72.6%、70%,2008年不到70%,2009年为68%,总体呈下降趋势。那么,西部地区的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又如何?
甘肃省高等教育规模扩展与劳动力市场衔接研究课题组,于2007-2010年的每年6月份,对甘肃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进行了抽样调查,试图通过解剖麻雀式的研究在时序上反映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课题组2007年选择样本高校11所,2008年增加到15所,2009年和2010年又增加了2所独立学院,达到17所。从被调查者的性别看,男生占50.3%,女生占48.4%,缺失值为1.3%;从学历层次看,本科占77.7%,专科(高职)占22.3%,缺失值为1%.
签约率:总体稳定,女性偏低
调查将毕业生的去向分为6类:已经签约、上研究生、出国、自主创业、没有落实工作单位和目前不想找工作。2007-2010届毕业生的签约率(截至当年6月的统计)分别为25.9%、25.8%、22.1%、28.7%,4年来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受经济形势影响,2009届毕业生的签约率比2008届下降了3.7个百分点;而继续上研究生者的比例呈上升趋势,由于金融危机推升就业难的心理预期,2010年的考研率比2009年高出7.4个百分点。另外,4年来参加过研究生入学考试的毕业生比例比较稳定,且总体呈现出上升的趋势,2007-2009年分别为28.7%、31.3%、26.1%和39.0%,平均值为31.3%.对于考研的目的,毕业生们认为就业难是主要原因。
如果将已经签约、考研、出国、自主创业和目前不想找工作的均视为确定去向,确定去向的落实率呈现出逐年提高的趋势,在签约率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主要是上研究生的人数增多产生的结果。同样地,2009届毕业生的确定去向的落实率比2008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
不同学历、性别、专业属性之间的签约率和确定去向的落实率之间存在差异。女性的签约率和落实率均明显低于男性,2009年女性签约率下降比较明显,分别比2007年和2008年下降5.3个百分点和7.6个百分点,到2010年又回升到22.7%;师范生无论是签约率还是落实率都大大低于非师范生。毕业生流向:大部分留在西部
总体上看,西部地区高校的大部分毕业生还是留在西部地区工作,西部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4年来一直维持在50%左右。去东部地区就业的毕业生近三年呈现下降的趋势,2010届比2008届下降4.3个百分点。
4年来,去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毕业生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2010届毕业生在省会城市就业的比例最高,占37.9%;4年来到农村工作的毕业生却呈逐年下降趋势,2010届最低,为8.2%.
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小学校和私营企业是西部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2010年三者占到了70%.到党政机关就业的毕业生呈逐年上升趋势,2010届到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的毕业生最高;2009届到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人数比例较高,这可能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到外企、科研机构和高等学校的人数基本稳定;而到中小学校就业的毕业生下降幅度较大,2010届比2007届下降了16个百分点。
择业标准:最看重长远发展机会
4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就业时考虑因素的排序没有发生变化,只有2010届专业对口的排序超过了个人兴趣与爱好的排序,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个人今后发展、经济收入、自己是否适合该职业。4年来各因素的比例变化波动不大,但大学毕业生对专业对口的考虑呈现出更加重视的趋势。
在您认为对就业的不利因素这一问题的选择上,排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学校知名度低、没有社会关系和专业冷门,且选择没有社会关系的比例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说明社会关系对西部地区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较大。(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