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推荐学生并不关心 推荐优等生被指无意义
校长推荐制标准探讨2009年底,北京大学正式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率先在全国13个省份的39所中学进行试点。今年,北大继续推行这项制度并做出了一些调整:2011年共有161所中学拥有推荐资格,推荐学生名额增加
校长推荐制标准探讨
2009年底,北京大学正式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率先在全国13个省份的39所中学进行试点。今年,北大继续推行这项制度并做出了一些调整:2011年共有161所中学拥有推荐资格,推荐学生名额增加到210个,其中北京地区新增了9所中学,共有13所中学可向北大推荐学生。“校长推荐”制度从开始实施就备受关注,今年新增的学校会怎样推荐学生?去年推荐过学生的校长又有怎样的经验教训?学生和老师怎样看待“校长推荐”资格?这些都成为近期校园内的话题。
校长
校长推荐不是一个人说了算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是今年北京新增的9所中学之一,据该校的田琳校长介绍,他们推荐学生所参照的标准是成绩拔尖,发展全面,有社会责任感,愿意为社会和他人做出应有的贡献,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长。
“我们推荐的不一定是第一名的学生”。田琳说,“我们会先划定一个分数线,然后处在这个分数线内的学生可以自己申报并提交相关的材料,最后通过材料来进行评比。”
田琳还说明了他们将要实施的选拔程序,“除了学习成绩之外,学生是否参加过义工,是否在竞赛中获过奖,是否发表过论文都是评比的重要参考标准,而这些情况他们的成长记录中也会有所显示。我们的标准和过程都会公示,能经得起师生和社会的检验。”
今年是第二次参加“校长推荐”的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校长曹保义也表示,“校长实名推荐并不是校长一个人说了算,而是由集体做出的选择。我们选拔的每个环节都会公示,以做到公正、透明。”曹保义还补充说:“在整个选拔过程中,第二个环节老师的评议是选拔的主要依据,校长办公会只是做一个把关的工作。”
老师
该推荐怎样的学生有争议
目前,北京各入选中学的推荐工作都已开始进行,有的学校已经选出被推荐学生,有的学校仍在评选之中。
一位具有实名推荐资质学校的老师说,他们学校去年推荐上北大的都是学习成绩非常好、各方面也都很优秀的学生,依照他们平时的水平,不依靠加分足可以考上北大,把推荐上北大的名额给这些学生纯粹是浪费,在他看来这种推荐已经失去了其存在的意义。
也有中学老师认为,获得推荐资格后可加30分录取对学生来说只是一个心理保障。“有的学生平时学习很好,能力也很强,但一到大考就发挥不出水平来,如果给这样的学生加上30分,无疑会给他们一个心理保障,有利于他们发挥正常水平。”
针对该不该推荐“偏才”的问题,老师们有很大争议。他们认为,首先得明确什么是偏才,所谓的偏才是不是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一致认可。推荐偏才可操作的空间更大,从这个角度讲还不如推荐公认的拔尖学生,更能让人信服。
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田琳也表示,推荐偏才、怪才也要看水准,也会有底线,最基本的成绩和素质要求还是要具备的。
学生
不“出类拔萃”不关心推荐
在采访中,大多数学生对已经评选出的被推荐学生都没有异议,认为“他们确实很强,成绩非常好,竞赛也非常好,在学校里很出名。”但很多同学也表示“把推荐名额给这样的学生没有什么意义”。(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