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校长实名推荐被指歧视 或让择校热更升温
聚焦招生改革2011年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公布便引发社会热议,不少教育专家称随着2011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全国资质中学名单的公布,北大和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继去年后再次成为社会舆论
聚焦招生改革
2011年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一公布便引发社会热议,不少教育专家称
随着2011年北京大学“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全国资质中学名单的公布,北大和北大“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继去年后再次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
北大招办负责人在今年的公示中表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实质,是按照《规划纲要》的精神,克服一考定终身的弊端,推进素质教育实施和创新人才培养。
但是很多普通中学的师生、社会人士和专家们却表达了截然相反的态度:这种校长推荐制实际上不过是“重点中学实名制”的另一种代称而已,有违教育公平,同时还将让择校竞争变得更为激烈。
师生反应
“这是好学校的游戏,跟我们没关系!”
关于北京大学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记者调查了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知春里中学、北京地质大学附属中学等几所学校的高中生。他们的回答让记者感到惊讶:“这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知春里中学一名张姓学生坦率地说,不是那种加了三十分就考得上北大的学生,这些政策跟他们学校几乎所有人都没有关系,“我们不是那些"好"学校的学生,这种事情肯定跟我们没有关系的。”中国地质大学附中一位学生直言,这个制度的用意很明显,只有重点中学才有这种机会,一般普通学校想都不用想。北京市第十九中学的赵同学夸张地笑道:“开什么玩笑了,我们这种学校哪敢想这个啊。”
“其实对于校长实名推荐制这项制度本身来看,我就不太认同。”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一位姓王的班主任对此言语激烈,“第一,这样真的容易给人以暗箱操作的想象。第二,教育公平提倡这么多年了,作为一个一线教师我却感受不到。这些学校是怎么被选上的?这些学校早已享有教育资源上的绝对优势,即使不给"优惠",别的学校也很难与之竞争,此举无非是锦上添花。而且说是选拔人才,最后还不是看成绩?你看选上的哪个不是重点学校,这让我们的学生心里怎么想?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用高考(论坛)这一目前最公平的方法来验证?起码高考的这个考试过程的公平性是毋庸质疑的。”
校长态度
人才选拔不要依旧成绩至上 北大应在全国率先示范
2010年有400多所中学申请“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资质,而2011年却猛降至不到200所中学申请。今年,北京共有13所学校“榜上有名”,比去年增加了9所。不少没有“上榜”的中学校长说:“学校根本没有去申请。”
“尽管近两年来学校的成绩和升学情况已经有了大幅的提升,但我们还是没有信心去跟那些重点学校竞争。”在北京新课改中表现优异的北京市古城高级中学校长曹彦彦迫切希望高校能够将视野放得更加宽阔,选择人才的面能够更宽一些,因为任何学校都有非常优秀的学生。
在北京古城中学,有一个学生叫王晨曦,高二曾得到参加北京市“翱翔计划”的机会。在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交流后,王晨曦决定将检测石景山区悬浮颗粒物情况作为自己的研究课题。专家建议他选择5个地方检测,而他拿着石景山区地图选取了40个不同的地方进行了反复测量。王晨曦把几乎所有放学后和周末的时间都用来进行这个实验,最终的结果受到来自中科院等专家的一致好评,在地理项目中获得了最高奖项。(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