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自主招生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北京出台四高考新方案步曲

时间:2010-10-14 15:50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两年前,几乎和实施高中新课程同时,与之对应的北京高考(论坛)新方案的研讨和制定工作就已启动。北京教育考试院作为考试的主管部

  两年前,几乎和实施高中新课程同时,与之对应的北京高考(论坛)新方案的研讨和制定工作就已启动。北京教育考试院作为考试的主管部门,承担着其中的重要工作。考察国外高考、赴已实行新高考的外省市调研取经、深入一线广泛征求意见考试院的命题专家们度过了最为忙碌的两年。

第1步 理论论证

  北京高考新方案经历了六个方面的调研。昨天,在北京新高考方案的发布会上,北京教育考试院副院长臧铁军介绍起两年来考试院在制定高考新方案时经历的一系列工作,如数家珍。

  早在2007年,北京在进入高中新课程时就宣布,3年后实施的新高考方案将是一份由教研专家、一线教师、招生考试专家等共同参与制定,并广泛听取各界意见,科学、可行的方案。

  如何体现方案的科学、可行性?作为方案主要制定部门的北京教育考试院开始了周密而细致的调研工作。臧铁军是北京教育考试院主管高考命题的副院长,据他回忆,方案在制定伊始是理论论证工作。对国内外高考改革总体趋势,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后,对国内外高考改革总体趋势进行系统研究和论证。

第2步 调研取经

  专家们调研了美国、日本、欧洲、韩国,以及台湾地区的高考形式,分析发现,尽管各国及地区在具体考试形式和内容上千差万别,但究其核心,突出对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考查,已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在选拔学生时的重要标准,这一标准也相应体现在北京高考新方案的制定中。

  国内已实施新高考的省市也是命题专家们关注的重点。北京是全国第三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省份,在此之前,已有11个省、市、自治区进入了高中新课程。从2007年起,考试院新高考方案调研组的专家们奔赴各试验区,对各省市新高考施行情况进行系统调研,包括对旧的360高考纲、考试说明和教材进行详细对比,形成了一系列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与高考相关问题研究的报告。

  与此同时,在北京市,一项在4000名高中生和2000名高中教师中展开的问卷调查也在铺开,通过这次问卷调查,《北京市高考改革调研报告》应运而生。在强大的调研数据支持下,北京新高考方案轮廓逐渐形成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为学生减负、分类考试、建立多元化考试评价制度等关键词出现在方案制定者们的思路中。

第3步 集思广益

  经过一年半的广泛调研、酝酿,北京市高考新方案征求意见稿渐渐浮出水面。2008年秋季起,对北京高考新方案的征求意见工作渐次展开。

  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参与征求意见的人士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区县教委主任、教研员、高中校长、一线教师,甚至学生代表参与的人数已无从算起,但所有参与讨论的人的意见都被考试院工作人员一一记录下来,成为方案充实、修改的参考。

  西城区教委副主任李燕玲作为区县教委负责人代表曾参与过其中一次座谈会,她清楚地记得那次座谈上,各区县教委主任们在谈到综合素质评价在高招录取中究竟占多少比重时产生了激烈的争论。

  综合素质评价是高中新课程的亮点,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新高考方案应该体现这个变化,但在具体操作形式上产生了分歧。臧铁军也参与了那次座谈会,他一一听取了各位负责人的意见后,谈了他的看法:综合素质评价确实重要,但它的可信度如何保证?若是作为录取的实际参考,那么算多少分才合适?两个问题抛出,问得刚发完言的李燕玲哑口无言。确实,这是一个核心问题,在社会诚信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的时候,简单地把综合素质评价量化到高考录取中的做法势必会引起更大的风险。

第4步 稳中求变

  初次拿到北京新高考方案,很多人的第一感觉都是改革的力度似乎小了点。但在北京市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们看来,这恰好是北京方案的一大亮点。

  作为全国第三批进入高中新课程的试验区,北京在改革之初就明确提出稳步推进的概念。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臧铁军也表示,重点突破、稳步推进是北京这次高考改革方案的重要精神。(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