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透析自主招生 考生不必恐慌教育改革
今年,近30所高校结成三大高校联盟(北大系、清华系以及理工系)进行联考,各入盟高校均认可联考成绩。自主招生已经施行近8年,在联盟考试之前,每个学校都通过自己设立的考试,给予符合各自学校要求的考生一定程度
今年,近30所高校结成三大高校联盟(北大系、清华系以及理工系)进行联考,各入盟高校均认可联考成绩。
自主招生已经施行近8年,在联盟考试之前,每个学校都通过自己设立的考试,给予符合各自学校要求的考生一定程度的高考分数优惠。从最初的22所,到今年已经有80所大学实行。中国的高校压抑不住对自主招生的冲动,范围越来越大,教育部限制的5%的比例常常被打破,甚至被远远超过。在北京的8万考生中,有1万多是经过高考自主招生优惠加分;复旦大学在上海自主招生的比例已经超过统考比例。
但另一方面,对自主招生的质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正如最近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关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几点认识》一文所认为的那样,全国统一高考乃是不完美的必然选择。
自主招生重在打破集中录取
武汉大学兼职教授洪可柱在担任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期间,就曾联合其他31位教育界代表提出30高校联考的提案。他在接受南都记者采访时谈到,理想中的高校联考应该有独立的录取体系,应该与现行高考集中录取分离开来,这样才能使得高校获得真正的自主空间。
从这个标准来看,自主招生,从各自为政到联盟联考,这一步迈得不大不小。之所以说不大,就是因为它和以前自主招考一样,在经过高校的笔试面试之后,依然需要与高考相嫁接,仍需要通过高考,纳入统一的录取体系,只不过享受一定的分数优惠而已,尚不是真正意义的自主招生考试。
自主招生因为高考相嫁接,同时又可以带来分数优惠,因此它事实上提前录取提前掐尖,各个高校抢夺优秀生源在所难免。但集中录取的高考本身,就是最大的掐尖,或许与高考嫁接的自主招生,依然不能逃出这一窠臼。
同时,这一步也不能算小。高校自主招生从各自为政到联盟联考,其发端历程,已经跟美国SA T的诞生有些形似,SA T考试最初只是一种智力测验,1934年,哈佛大学将SA T考试用于甄选奖学金申请人。次年,哈佛大学把这个考试推广应用于所有申请哈佛大学的学生。之后,在哈佛的呼吁下,越来越多的大学采用这一考试,作为申请入学的基本条件之一。
教育学者熊丙奇在受访时对自主招生的未来表示乐观,认为目前自主招生改革进入了关键期,未来的一两年自主招生将可能出现拐点。如果我国高水平大学联考,能按照这一路径发展,将有利推进我国打破统一高考、实行自主招生的改革进程。
他认为,比多次考试更重要的是打破集中录取,否则教招考永无分离之日,不管有多少考试,也不管考试时间是在统一高考之间还是之后,都将变为小高考 高考,或高考 小高考。
除了联考 自主招生是一种可行的路径之外,另外一种更值得推广的高考成绩 自主招生试点正在进行。南都记者从北大相关部门得到的消息,北大今年将在部门地区进行先高考后面试的试点,打破集中录取。
以前是根据投档的结果由机器按分录取,现在将变成根据高考成绩,申请资料然后进行面试考察。如果当地录取计划是30人,那么按照1:2的比例允许申请,将有60人参与面试,而因为北大的竞争激烈程度,申请分数线可能只不过比原来的投档线低几分。虽然看起来还比较温和,但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了,学校开始有了选择学生的可能。这与香港地区在大陆的招录模式是一样的。而如果有更多的高校可以跟进北大,那么就可以整体打破现有的集中录取模式,学生可以参加多所高校的面试,并可以获取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书,如此学生便也拥有了选择权,高校就再不能靠政策抢生源,而只能靠教育质量和教育服务抢生源。
自主招生背后有没有猫腻和腐败,这是公众一直持续不断的质疑。南都记者了解到,北大已经为自己的试点做好了配套措施,首先会进一步明确面试标准清晰公开。第二,公示的信息尽量详尽,各种竞赛成绩、校长的推荐信以及学校考官的考察过程以及结果。要消除对自主招生的质疑,就必须通过公开加以回应。(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