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计 教育规划纲要(3)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办学很大程度上针对的是外行办学,外行办学就是依靠红头文件办学,长官意志办学。我们在很多地区都看到一些从来没有过教育教学经验的人突然调来当中小学校长。我建议,建立一
温家宝总理多次强调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办学很大程度上针对的是外行办学,外行办学就是依靠红头文件办学,长官意志办学。我们在很多地区都看到一些从来没有过教育教学经验的人突然调来当中小学校长。我建议,建立一套持证上岗的标准,教师有教师的资格标准,校长有校长的资格标准。
人民教育家是在实践中走出来的。中国那么多搞了几十年教育的人成不了教育家,这和整个社会、文化有关系。我建议,建立人民教育家授予制度。人民教育家很难自动产生,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加以培养,则有助于教育家的成长。教育家的成长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先成才,后成名,再成家。先成才,就是先成为一个专门人才,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和校长;后成名,就是名师、名校长,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引领地区与时代的教育发展,成为众望所归的教育家。为此,规划纲要要提出一个优秀教师或者优秀校长的素质提升工程。国家盯住一批人,通过一个阶段,帮助他们提升素质,有意识地培养一批中国的教育家。
大众化呼唤高校多样化
浙江工业大学副校长宣勇
我来自地方院校,长期在一线从事高校的管理实践与理论研究工作。今天围绕高等教育发展战略,提三条建议:
规划纲要需要明确构建一个科学的高等教育金字塔型的体系。中国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了大众化。大众化的首要特征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多样化。但我国的高等教育却出现了办学定位趋同现象。这不但造成了高校分工混乱和教育资源浪费,而且导致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相脱节。
规划纲要在结构上给予高等教育机构一个规定性的分层与分类,考虑不同地区的分布,建立起有效的功能分化制度。
规划纲要需要规范推进大学章程的制订,培育大学的主体性,以避免政府对大学管理的越位与错位。大学的主体性是大学进行创新活动的基本前提。而大学的行政化、官本位与功利主义倾向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大学主体性的丧失,导致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式微,高校不高,大学不大。
我建议规划纲要应将大学章程的制订纳入考虑范围。在我看来,制定大学章程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方面,通过大学所有者与相关利益者参与大学章程的制订而明确大学的办学定位,约束了管理者办学的自发性。另一方面,有了这样一个防火墙可以避免政府对大学的无限干预与权力扩张。
要关注大学管理者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大学办学的自觉性,以真正体现教育家办学。在办学过程中,这种自觉性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使命的自觉。大学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组织的自觉。要有合乎于使命的组织结构和稳定的基层学术组织;三是质量的自觉。满足需求的质量是好的质量,不能用同一个标准来衡量全国不同区域、不同层次的高校教学质量;四是文化的自觉。坚守学术为本的价值取向,目前知识分子最缺乏情态的自由,这源于很多现实因素,如学术评价体系、薪酬体系等。
规划纲要一定要体现对大学管理队伍职业化程度的要求与培养。因为要管理一个庞大的现代大学,牵涉到资金运作、资源整合、与外部环境的协调、教学质量与学科学术的管理等,没有一定的教育思想与管理素养是做不好的。
让规划纲要真正管用
北京市政协教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东城区教委主任蔡福全
温总理要求教育规划纲要真正管用,我理解,用就是实践,管用就是有实效。结合我们的实践,就基础教育谈几点建议。
学区化促进中小学相对均衡。义务教育中优质资源不均衡主要体现在设施设备、师资和教育质量三个方面。2004年东城区实行了学区化管理,按照行政区划,将全区划分为五大学区,学校的大门向学区内学生、教师、社区居民有组织地敞开,学生可以有组织地使用学区内的体育场、实验室、礼堂;优秀教师可以跨校兼课、跨校教研。这样,优质学校资源为学区共享。2008年,我们又在8所学校间开展学校联盟试点,实现优质资源校对一般校点对点的引领,我们希望教育规划纲要能够结合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倡多种促进优质资源均衡发展的思路与实施途径。(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