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计 教育规划纲要(2)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 如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健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这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规划纲要应当明确未来中国的高等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现代大学首先要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同时也要符合
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林建华
如何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健全高校内部治理结构,这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规划纲要应当明确未来中国的高等学校的管理制度和模式。
现代大学首先要能够满足社会公众的需求,同时也要符合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要在制度上保障大学的学术独立和学术自由,使大学在科技、文化方面更具有创造性。通过建立更具有竞争性的制度和机制,使大学的责任更明确,推动大学以更清晰的战略定位、更合理和高效的运营机制满足国家和社会公众对教育的需求。
办学自主权是现代大学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方面。从法律上讲,我国高校的自主权并不小,但权利的界定模糊,教育资源分配的法制化程度低,行政干预强,使大学的自主权难以落实。
我们要梳理一下,哪些是政府应该管的,哪些是不该管的。政府应该重点抓好高等教育的结构、规划、布局等宏观管理和教育投入的法制化建设;政府对大学监管的重点应当放在学校管理制度建设方面。然后,把那些不该管的事情,放给学校去管。不同类型学校的领导体制和办学模式应该有所不同,要尊重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教育事业还是应该由懂教育的人来办。在保障大学自主权的同时,要建立以行业为主的监督和评价机制。
要借鉴国际的经验,也要根据中国的具体实际,建设现代大学管理制度。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单一的、以公立大学为主的高等教育体系很难满足社会公众对高等教育多样化的要求。现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遇到了困难,一方面是经济危机的影响,同时我们也不能回避高等教育在教育结构、教育多样化和教育水准方面的问题。教育趋同、人才培养模式单一的问题不解决,就业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制度改革很迫切。
社会、政府要给大学提供一定的条件和压力,让大学更加透明地运行。例如,可以建立理事会制度,请社会人士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同时,应当深入研究校长遴选办法和权责利、党和政关系、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平衡等方面的问题。
另外,要把大学作为一个特殊的法人实体来建设,不要把大学作为政府部门的延伸,或者一般事业单位的管理。现在把大学作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计划经济色彩很浓。实际上,政府并没有给大学全额拨款,大学运行经费中的相当一部分需要靠自身筹集。因此,在保障大学非营利和公益性质的条件下,可以让大学按企业的方式进行内部的运营,建立起高效的运行体系,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益。
为教育家成长铺路
国家督学、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陈玉琨
教师作为教育的第一资源,在教育改革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规划纲要需要对整个教师队伍的建设做出一个精心、系统的设计安排。
从战略角度来讲,教师队伍建设要上天入地抓重点。所谓上天,就是主抓一批高层次、高水平的大学建设,建设一支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校教师队伍。按照如何提高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总体目标来设计大学教师队伍建设。这是提升整个国家创新能力的关键。
所谓入地,在我看来,主要是中西部农村的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政府在教育部6所直属师范院校实行师范生免费,效果非常好,吸引了一批优秀的学生到中西部农村当教师。但是,仅仅有6所师范大学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中西部农村的问题,还是要靠中西部。我建议,国家能不能进一步加大对师范生的投入。至少每个省,尤其是西部12省区的省级师范院校也应该推行这种免费师范生的政策。
这些年来,中国教育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就是从绝对贫困转化为相对贫困。农村和城市,西部和东部还有差距。相对于公务员及其他行业,教师的社会地位还不令人满意。教师温饱问题基本解决后的新问题是:教师更加关注自己的职业前景和专业发展。在这个意义上,如何为每位教师、校长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显得非常重要。(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