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招生信息 > 师范生 > 新闻动态 > 文章正文

献计 教育规划纲要

时间:2009-11-03 11:24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倾听大众声音,看看哪儿不行;荟萃专家意见,说说该怎么办。2月6日开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公众意见由问需于民

倾听大众声音,看看哪儿不行;荟萃专家意见,说说该怎么办。2月6日开始,《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征求公众意见由问需于民进入问计于民阶段。在1月召开的首场专家座谈会的基础上,本报教科文部近日举行了第二场专家座谈会。

  本报今天刊发与会的7位专家学者、校长、官员、学生的真知灼见,针对问需阶段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踊跃建言献策,为制定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规划纲要尽力。人民网对座谈会进行了文字直播,更多内容请看人民网(http://www.people.com.cn)。

  编者

  

  大学不要过于世俗化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培根

  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要有前瞻性,应该对可能在中长期发生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方案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就我所了解的高等教育领域,我认为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我们的教育尚缺乏真正的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理念。现在的教育实际上是以教师为中心,我认为,更好的教育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潜能,挖掘学生的潜力。

  第二,我们的教育开放不够。首先,是对学生开放不够。其次,是对社会、业界开放不够。这可能和扩招、教育成本、社会和业界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等有关。比如,工科学校建起实训中心,这本是好事,但如果因此把学生更多地封闭于校园中,那就有问题了。开放不够还表现在学校的治理结构和模式单一。现在教育的行政化现象比以前更严重了,这些是不能不承认的事实。我们需要解放思想,来思考这些问题。

  第三,教育的保守不够。教育的一些基本规律需要我们去遵循和坚守。比如高中的文理分科,这有悖基础教育的规律。另外,学者对学气坚守不够,一些优秀青年学者身上的学气和老一辈相比少多了。这是令人担忧的。总的来说,教育应当开放的地方我们开放不够;应当保守的地方我们保守不够。

  第四,功利倾向太重。目前的薪酬制度明显制约大学的发展。大学中,教师的收入是多元化的,工资只是收入中的一小部分。这种薪酬制度,必然逼着大家去创收,导致学校里面功利主义盛行,制约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为此,谈几点建议:

  第一,从国家层面系统解决大学的收入问题,让教师收入单一化。这些年科研经费提高了很多倍,但创新的成果增加了多少呢?因为科研经费和收入挂钩,使得一些教授、优秀青年学者不能专注于某一方向,这种做法久而久之容易滋生出一种忽悠的文化。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有系统的举措,不能简单地规定科研经费不准提成,而是一方面要使收入单一化或工资化,另一方面要大幅度提高工资。

  第二,改革高校的招生制度和培养模式。自主招生的设想、宗旨是好的,但有些变味了。它让少部分有权势、有关系的人的子女进了本来难以进入的大学。在当前社会诚信不足的情况下,单靠高校完全抵制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但若取消高考,只会引起教育更大的不公平。其实,在招生和创新教育方面,大学和中学可以联手做些探索。比如,在中学里让优秀学生脱离应试教育,采取创新教育的模式,注重能力的培养。大学招生时,这部分学生不需要参加高考。如何保证这种保送式的招生方式不出问题?办法就是信息透明,公布学生乃至家长的信息,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改善治理结构,完善领导机制。高校治理结构、领导机制的形式应该多样化。我希望探索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多种形式,可以让学校自主地去探索。监督体系也要健全。党委领导下的指挥体系和监督体系,两者要分开。

  第四,重视大学的文化建设。如今大学里的官气太重,学气变少,这会严重影响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应该是一个精神家园,它要能引领社会进步,不要太过于世俗化。

  把办学自主权落到实处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