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料 > 高考语文 > 辅导 > 文章正文

2006年高考大纲解读:语文作文命题趋势分析

时间:2009-12-19 17: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作者:重庆合川… 与2005年高考大纲相比,2006年高考大纲写作部分的要求,有几处变化,即: ①2005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

作者:重庆合川…

与2005年高考大纲相比,2006年高考大纲写作部分的要求,有几处变化,即:

①2005年:“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2006年调整为:“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及常用应用文。”将“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调整为“常用应用文”,更符合高中作文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实际,更能发挥高考指挥棒的作用,起到

良好的高中作文教学的导向作用。高中作文教学不是培养文学家,也不是培养征文比赛的高手,它培养的目标是具有高中毕业生应有水平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所以,高考写作的主要目标是检测考生的写作能力。从这个角度来说,这次考纲的调整无疑是回到了高中作文教学正确的目标上来了。

②2005年发展等级的深刻这个考点的表述是:“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2006年调整为:“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将“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调整为“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这样修改使原项目中的层次表述得更加清楚。“问题”改为“事物”,既科学,又降低了理解的难度,扩大了内涵,更符合作文写作的实际;将“原因”改为“因果关系”,扩大了考查的力度,强调考生对事物不能只知其因,更要重视其果,对事物的认识不能停留在表面,更要重视其发展过程,加大了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考查目标更明确、具体。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的过程,因为有时过程比结果更重要。因此,考查考生认知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就是考查考生认知事物的过程,即弄清事物发展变化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在此过程中考生的思维得到锻炼,认知水平得到提高,有助于全面提高考生的素质。

③2005年发展等级的有创新这个考点的表述是:“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2006年调整为:“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将“有个性特征”调整为“有个性色彩”,这一调整,体现了作文教学的客观性,更符合实际情况。就大多数学生而言,要写出“有个性特征”的作文,实在是有些难为他们,而写出“有个性色彩”的作文则是有可能的,也是通过努力能达到的。这样调整,降低了考查难度,也更有针对性,使高考作文考查更具有公平性,使众多考生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事实上,随着大学招生的扩大,就读普高的学生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高中质量的普遍下降,特别是普通高中,降低高考难度也是在所难免的。

总之,这次高考作文纲的调整,表述更科学,更符合高中作文教学实际,切合学生实际写作水平和现状,整体难度有所降低,凸现了高考指挥棒的作用。由此,我妄胆预测一下2006年高考作文命题的趋势,权当供大家在2006高考作文备考过程中作为参考。

1.命题模式异彩纷呈,但仍有规律可循。

2004年,除北京点击查看北京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外,其余14套作文题均为话题作文,可以说是话题作文一统江山,且多为关系型话题作文,延续了2003年全国卷的作文命题模式(“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到2005年,高考分省自主命题的范围进一步加大,话题作文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看图作文、材料作文、命题作文开始占有了一定比例,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态势,但话题作文仍然占据了半壁江山,体现出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可以预测的是,全国卷2006年仍然会重复昨天的故事考查话题作文,或者关系型,或者词语话题型。一方面是,话题作文有其优越性和顽强的生命力,受到众多专家学者和师生的好评、青睐,不会轻易被抛弃;另一方面是,全国卷要发挥突出的导向作用,引导地方卷向全国卷靠拢,避免地方卷命题的随意性、盲目性,因而全国卷也不会轻易改变已经比较成熟的作文命题模式。但是,也可能有些变化,如在话题形式上,可能改关系型为词语型,或题意型;或者在话题材料的提供上改文字为图画(主要为漫画),或图文混合。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