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料 > 高考理综 > 模拟试题 > 文章正文

高考生物最后冲刺知识回顾之遗传与进化(5)

时间:2011-05-19 17:15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1.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 2.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个体间彼此交配,通过繁殖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3.基

1.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

2.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个体间彼此交配,通过繁殖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3.基因库: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其中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

4、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整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5.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6.隔离: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包括:a.地理隔离: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如:东北虎和华南虎)b.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7.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四方面: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1)该学说认为: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

(2)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揭示了生命现象的统一性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多样性是进化的结果。

(3)不能科学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不能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8.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物进化其实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称为突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个体间出现可遗传的差异。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种群的繁殖使有利变异基因不断积累,不利变异基因逐代淘汰,使种群的墓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不断进化。因此,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9.物种的形成:物种形成的方式有多种,经过长期地理隔离而达到生殖隔离是比较常见的方式。物种形成标志着生物类型的增加。

10.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是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 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决定进化的方向;隔离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1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任何一个物种都不是单独进化的。

12.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