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高考资料 > 高考理综 > 模拟试题 > 文章正文

2011年高考生物五阶段复习计划安排(3)

时间:2011-02-26 13:38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6.培养习惯,珍惜训练,反思中提高 高考, 是通过答题来考查学生能力的,因而从复习开始就应加强解题习惯的培养,提高解题质量,但要注意克服一味地追求多做题而不总结、归纳的错误做法,因为这样做既费时, 复习效

6.培养习惯,珍惜训练,反思中提高

高考, 是通过答题来考查学生能力的,因而从复习开始就应加强解题习惯的培养,提高解题质量,但要注意克服一味地追求多做题而不总结、归纳的错误做法,因为这样做既费时, 复习效率又低。正确的做法是:对做过的题目,要做懂弄透,要对知识进行整理,对解题方法进行归类。如做选择题时应从知识、题眼、题干与答案之间的关系上寻找内在的联系,进而得到答案;做非选择题时,从知识点、关键词、学科术语、语言逻辑等方面组织答案,力求科学、准确、完整、简洁。其实良好的解题习惯比基础知识还要重要,因而在一轮复习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对自己解题习惯的培养,让自己有一个良好的答题习惯。习惯决定行为,细节决定成败。通过良好解题习惯的培养,使我们在解题中定位知识、积累知识,在解题中总结规律、形成技能,做到鱼渔皆有,达到夯实基础、培养技能,这是该阶段的复习目标。

在高三,一般学校都会安排平时练习、月考、模拟考试等多次考试。课后的统一练习可称之为限时作业,是训练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快速完成一定数量题目的好办法,必须珍惜。用高考的标准要求自己,计算好时间,一丝不苟地去答每一道题,才能养成解题好习惯。同时更要重视每次练习之后的试卷讲评,自己错了的,同学错误比较多的,都要归纳、反思,找出审题、基础知识或解题方法上的不足,并将错误的原因对照教材从知识的根源来进行反思,要努力做到同样的错误不再重犯。整理错题时,为节省时间,可将不同原因的错题用不同颜色的荧光笔做上记号,然后将试卷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这是最宝贵的、个性化的财富。每次训练认真,反思到位,知识和能力都将提升。每次练习不要只看分数,更要做好训练和复习的每一环节,注重过程落实和优化,质量(分数)必然稳步提高!所谓练一次,长一茬原因就在此。

随着第二阶段复习的结束,我们从全面的基础性复习转入抓纲(把握主干知识,搞好重点知识、重点章节的复习)、串线 (把握知识要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最终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的第三阶段复习。

三、第三阶段冲刺高三

这一阶段的复习一般历时两个月(2011年3月到2011年4月),是掌握知识、练就方法、培养能力的过程,是知识和能力的升华阶段。它既巩固单元复习成果,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综合的深化。具体一点就是以专题为主线构建网络,突出重点、渗透考点、联系热点, 以知识的整合、综合能力的提升为目的,不再注重知识结构的先后次序,应在准确把握知识点之间本质联系的基础上,把前一个阶段中较为零乱、繁杂的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复习中抓住专题性知识中的主线,提纲挈领,对各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前一阶段是基础,这一阶段就是备考的关键,是冲刺高质量(高分)的重要备考阶段。

为确保任务按时完成,我们可以确定一般每周一个专题的复习进度,大一点的专题可在两周左右完成,对于一轮中遗留的问题,在哪一个专题中,要对这块知识进行突击强化,彻底完善知识网络体系,不留漏洞。另外,3月份新考纲已出台,要进行一些适当的调整,同时对照考纲,将复习重点向重点章节、缺陷章节倾斜。

四、第四阶段决胜高三

这是高考前的最后一个复习阶段,历时一个月(5月),主要任务是回归教材、查漏补缺、学以致用。千里之堤,可能溃于一穴,怎样才能找出知识上、能力上的漏洞呢?可以通过模拟考试来查找,此时的考试应有两个功能,即提升能力和诊断疏漏。认真进行适量(少量)的模拟考试,既能学以致用,又能暴露问题,使有漏可补。同时用好自己的错题集,翻阅以前的试卷和错题,进一步查补漏洞。但不要只注重做题和纠错,而忽略教材,教材才是高考命题的根本,近几年高考内容改革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方向,许多试题在教材中都能直接找到原型,只是背景或题干在书外,可是答案或原理仍在书内。回归教材要把重点放在代谢、遗传、实验三个专题上,放在二轮没完成的复习任务上,放在补漏上。(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