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与家庭关爱(4)
12岁:哦,好吧!自然的,爸对这件事毫无所知。他太老了,所以记不得他的童年。 14岁:别太在意我爸。他是个老古板! 21岁:他?我的天,他的陈腐实在无可救药! 25岁:爸对我所知甚少,但他在我旁边这么久,他实在
12岁:哦,好吧!自然的,爸对这件事毫无所知。他太老了,所以记不得他的童年。
14岁:别太在意我爸。他是个老古板!
21岁:他?我的天,他的陈腐实在无可救药!
25岁:爸对我所知甚少,但他在我旁边这么久,他实在应该知道。
30岁:也许我们该问问老爸怎么想?毕竟他经验丰富。
35岁:除非我和老爸谈过,否则我不做任何事。
40岁:我怀疑爸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他如此有智慧,又拥有整个世界的经验。
50岁:如果爸还能在这儿让我跟他讨论事情,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我不能欣赏他的聪明真是再糟不过的事。我本来可以向他学到很多的。
(摘自《心灵鸡汤》)
父母是我们的长辈,是我们的良师。只要我们敞开心怀,真诚地与父母交朋友,父母也能成为我们的益友。
试试看,只要我们真心诚意,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与父母进行沟通交流,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与父母之间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大家能相处得更加和谐、融洽,并且我们可以从父母那里学到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父母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都是一般朋友难以给予的。沟通能为我们与父母之间架起一座心灵的桥梁,让大家相互理解,相互支持。
6.留心细节
微微在外地读大学,每年过新年前,在电话中微微都会跟妈妈说:妈妈,过年的时候我给你寄张贺卡吧!妈妈总说:不用了,每个礼拜都打电话,寄那东西干什么!然而有一年,微微真的写了一张贺卡寄给了妈妈,新年过后,好久了,她给妈妈打电话,问妈妈在干什么,母亲说,现在每天上床前,都会看看她邮寄过来的那张卡片,看着她的字、她的问候和她的关心。微微在电话那一边幸福地哭着,只是觉得应该每年都给妈妈寄贺卡,为什么那么笨呢,现在才邮寄?
我们中国的爸爸妈妈,都喜欢把情感藏在心里,他们不喜欢表达出来,而习惯于实实在在地为孩子做些事情,然而不愿把爱或喜欢放在嘴边并不代表他们不渴望我们的爱,事实上,在他们的心底也很需要我们的慰藉!
总有一天,我们都要远走高飞,在父母身边的日子,一天少似一天,有时候想起来,离开的那一天也许很幸福,小鸟终于摆脱了束缚,但是,当我们遇到那些读大学的哥哥姐姐,他们往往都会说:好想家啊!亲爱的同学们,珍惜在父母身边的每一寸时光吧!也许你们还不能理解哥哥姐姐们的念家之情,但父母实在是我们一生的财富。不要忘了常常帮他们做些事情,不要忘了节日的时候送些表达爱意的礼物(哪怕只是一声:妈妈,我爱你!),他们多半会像微微的妈妈一样,会常常把你送的礼物拿出来看看!每一个感动都是一个浪漫!
7.用行动赢得父母的信任
心理案例:我要去寻找一片自由的天空
我觉得在家里太郁闷了,一回家父母就说学习学习或者成绩成绩的,在饭桌上也是唠叨个没完。他们随时都在监督我,即使我在自己的房间做作业也不例外,时常借口问我喝不喝水和找什么东西进来看我有没有做其他的事情。我感到自己完全生活在他们的监视之下,有时候我真想离家出走,去寻找一片自由的天空,但想到父母的养育之恩,我又充满了矛盾。你说我该怎么办?
从这个同学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感到他很压抑,有离家出走的念头。可能有以下的诸多原因:
首先是因父母迫切的望子成龙所造成的心理上的压力。
其次是青春期的逆反心理的影响,造成自己与学校或家庭的成员闹矛盾后想离家出走。
第三,感到学业负担过重,产生厌学情绪,形成逆反心理,便以逃学或出走的形式表现出来。
第四,盲目从众心理。当媒体披露因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一些学生压力太大而离家出走的消息后,有的同学就加以仿效,以为是解脱的好方法。从众心理本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若盲目从众,将有百害而无一利。
家庭是最温暖最安全的避风港,它给你提供了不变的亲情,父母永远是你最坚强的支持者。你可以耐心地和父母进行沟通,坦诚地和父母交流你的感受和想法。和他们达成协议,用自己的自觉行动去赢得他们的信任。另外自己要有充分的自信心,坦然面对学习的压力,争取好的学习成绩。要注意培养自己高雅的生活情趣,培养丰富多彩的业余爱好,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以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去生活。(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