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亲子沟通 > 文章正文

孩子都是一本耐人寻味的书

时间:2010-08-30 15:47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第一次听到田野的名字是在周三的业务学习上,作为问题儿童的典型让老师们讨论教育对策。初次见面:目中无人第一次看到田野,是在拍摄

第一次听到田野的名字是在周三的业务学习上,作为问题儿童的典型让老师们讨论教育对策。

初次见面:目中无人

第一次看到田野,是在拍摄周末小剧场现场,看他旁若无人只顾自己拍球的样子让我感觉他跟周围的环境是分离的,对自己想做的事情执着得有点病态。新学期的第一天,我在门口帮一个孩子擦眼泪,成为了与田野正式接触新老师的第一人。他是被园长拉着手腕像踩棉花一样走进教室的,眼睛看着屋顶含糊不清地叫了一句顾老师,我猜我的模样他肯定不知道。

我的发现:散乱的心智

第一天,他游荡教室,触摸了所有的教玩具,材料散落了教室的每个角落,看到新积木,他会立即冲过去抢在手里玩起来。看上去他是个爱学习的孩子。科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试验,把一群非正常孩子放入堆满玩具的屋子,孩子们看到积木立即冲上前把玩,各玩各的,同伴的相互之间没有联系,接着把一群正常孩子放入同样的环境,看到积木,孩子们的反应非常冷淡,他们的眼睛仔细观察屋子的每个角落,不停地问:这是什么?思考桌上的积木和屋子到底有什么联系,二十分钟后才有孩子拿起积木搭了起来。相比之下,正常孩子的反应有点木纳,非正常孩子的反应才是我们希望的快速敏捷。事实证明,看上去具有聪明行为的孩子是不正常的,正常的孩子会思考环境和自身的联系,在陌生的环境中是警觉和谨慎的。

在不工作的所有时间里,田野显得特别地无能和脆弱,不会举手等待发言,不会听信号行动,不会跟孩子们一起自由活动,甚至不会回答老师的提问,只会用眼泪和哭闹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有时还会在洗手池里小便。这些现象并不是独立的,它们有个共同的本质,就是田野不懂得观察周围环境,不能了解周围和自身的关系。

一天,卞泽麟带来了一个桔子,想在吃点心时吃,我同意了,田野对我说他也想吃,我说是卞泽麟自己带来的。过了一会儿,我看见田野在吃桔子,我问他哪来,他指指教室里的水果篮。不一会儿,卞泽麟跑来说田野抢他的桔子,我追问是从哪里抢的,卞泽麟指指自己的手心。我带着卞泽麟一起来到田野的面前问:田野,你刚才的桔子到底从哪里拿的?田野指指水果篮,我继续问:看着卞泽麟说,你的桔子到底从哪里拿的?他继续指指水果篮,我再问一次:看着我的眼睛,你再说一遍。他心虚地指指卞泽麟。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田野撒谎的技巧如此娴熟,他的镇定自若令我无法相信这是一个5岁的孩子,真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历练才达到这个境界。

对照田野的行为,他确实是一个非正常儿童。所有非正常儿童的本质是心理歧变,暴力、自卑、恐惧、依赖、说谎等都是歧变的外在表现,这一切,田野他都有。

我的尝试之一:公平与信任

我们每天听到频率最高的话是老师,田野打我。孩子们之间身体的触碰有很多种情况,田野是很粗暴,但不见得每次都是他的错。在我这里,我给予他公平和信任,是别人的错,一定向田野道歉。但我的公平和信任对所有的孩子都一样。一天,田野跑过来大声地说别人打他的耳朵,很痛,原因是被他打的孩子还手了。以下是我和田野的对话:

老师,他打我!

你有没有打他?

老师,他打我!

你有没有打他?

他打我!

你有没有打他?

他打我!

你有没有打他?

有!

那我就没办法了!

田野没有声音地走了。

田野平时对待同伴非常地苛刻,眼里容不得一粒沙,与同伴发生了摩擦一定是别人的错,他打人是有充分理由的,甚至觉得每个人都在欺负他。他犯错后从不反省,因为他不懂得关系是相互的。在班里,他和同伴关系并不好,每个孩子都怕他。那天他的耳朵一定很痛,在痛的时候想到请老师主持公道,我的追问逼迫他想起事件的原由,自己犯错在先,要承担后果。一天,田野早早地吃完了饭,想玩一辆赛车模,向老师讨要。老师请他自己去想办法征得主人的同意。田野跑到饭桌旁大声地问:办公室里那辆车是谁的?没人回答,他继续大声问,问到第五遍时,他已经开始暴躁地跳脚了,任晨恺说:喊吧,没人会理你的。卞泽麟说:田野,你叫什么?!自始至终没有孩子回答他的问题,他终于没有玩到那车模。其实,这个情节是偶遇的,发展是我安排的,结果是我想要的,他那打遍天下无敌手的神气遭受了极大的挫折。此次经历让他体验到自己在同伴中的地位,体会遭到别人拒绝的痛苦,了解让别人痛苦的结果自己也痛苦。一次,两次,三次,在痛的后面,他逐渐懂得分辨是非,遇事接受事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