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家长必读 > 家有考生 > 文章正文

连载:望子成龙 一个高三生家长的陪读心声

时间:2009-12-19 11:22 来源:互联网 作者:转载 点击:

  2008年3月1日南下,2日开始正式陪读。这几天忙着租房子,搞卫生,做采买,请人修冰箱,接通网线,一天两顿为停课在宿舍床上养病的儿子

  2008年3月1日南下,2日开始正式陪读。这几天忙着租房子,搞卫生,做采买,请人修冰箱,接通网线,一天两顿为停课在宿舍床上养病的儿子送饭,真是忙得不亦乐乎。估计定安下来后,俺就会有点闲了。我准备一天一篇日记,以“连续剧”的形式记录俺将陪孩子一起走过的高考前后三个多月的心路历程。努力实现“孩子进大学,老妈出书;把孩子培养成人,把自己培养成才”的诺言。下为开篇。

  序言——我为什么选择了陪读

  鄙人孤陋寡闻,不知道陪读现象(父母陪孩子读书)是否为中国所独有。出乎本人预料的是,而今,俺也成了千万陪读父母中的一员。

  年轻的钢琴家朗朗,好像就是他爸爸陪读“培”出来的,呵呵。儿子小学高年级时,他爸就买了一本写朗朗及其父朗国任共同奋斗史的传记——《爸爸的心就这么高》,因为人家的孩子是钢琴天才,就觉得辞职陪读这样冒险和孤注一掷的事离自己相当遥远。后来也看过关于钢琴王子李云迪成才之路的报道,其单亲母亲对孩子要求之严,近乎苛刻;再看《哈佛女孩刘亦婷》,其母及继父为孩子成才同样挖空心思,殚精竭虑。

  大概是去年吧,断断续续地看了一部名为《陪读》的电视剧,只记得里面的情节很热闹,很曲折,悲喜交加的。也只当是艺术,是戏,并没和自己联系起来。在他老爸的蛊惑下,孩子一心想去外地读高中,死活不愿在本地,本地的省重点看不上他,最好的市重点他又看不上。东说东倒,西说西倒,没有主见的俺就别无选择地尊重了爷俩的意见。当初以为只是儿一人去外地,但儿子年龄小,当爹的不放心,来了个“走一送一”,搞得俺更是措手不及。当爹的比俺能吃苦,黑屋子里地上放个旧床垫,每天与蟑螂老鼠同睡,就这样过了一年多,后来因为家里有事,提前中断了陪读生涯,留儿一人在外地。说是陪读,其实也陪不了什么,因为经常出差,几个星期见不了儿一次,不过是每次见面请儿子搓一顿,更多的是象征意味,充其量是一种心理安慰而已。

  陪与不陪,有多大区别?虽然同样望子成龙,俺却难以断言。

  那么,我为什么选择了陪读?

  首先,可能不仅是为孩子,更多的还是为自己。严重的职业倦怠让我失去了工作的热情,看不到工作甚至生命的意义。职称评定的一次次不如意让我伤透了心,一直那么努力突然发现你其实改变不了什么,既改变不了世界,改变不了环境,改变不了别人,甚至也改变不了自己。强烈的习得性无助让我看不到努力的价值,努力又如何,不努力又如何?我们都不过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不想碌碌无为也难。所谓的事业,说到底不过是养家糊口的一种方式而已。教师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教师像蜡烛,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这些都对,也是俺一贯信奉的,但是燃烧了二十年,突然从未有过的疲惫,累了,倦了,我知道自己的心态出了问题,不调整真的无以为继了。对学生负责的前提是对自己负责,如果连对自己都负责不了,想对学生负责也难。

  今天的广州日报B6版报道,有车有房的扬州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主任、副教授常在盛把上街擦皮鞋当成一种减压的方式,引起热议。不管别人怎么看法,我倒觉得不值得大惊小怪。一项调查结果表明:41.1%的白领正经面临着较大的工作压力,61.4%的白领正经历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疲劳。这不能不令人警醒。

  其次,身体也坚决地要求俺先歇一段时间的菜。

  年前,头晕得厉害,一查,颈椎增生,压迫神经;外加强直,四五颈椎间隙变窄,脑供血不足。老毛病了,只是老革命遇到了新问题:我已不再年轻,更不再气盛。二十年的默默奉献,带病工作更是常事,问题是,现在我不想再带病工作了。某些人的话,不可不信,也不可全信。很多人二十多就明白的道理,俺却愣是多年不明白。朝闻道,夕死可矣。早明白比晚明白好,明白了就比不明白好。总之,地球离了谁都照转,人还真不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了。除了对自己有限的几个亲人朋友,你其实并没有别人所吹捧的乃至自己想像的那么重要。(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09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