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北京卷文综历史真题答案详解(2)
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答案】D
21.英国“光荣革命”后的一系列法令,规定了国王不得违反某些法规,但对国王可以行使的权力却未明确规定。结合所学,国王仍保留的权力是
A。筹集税款 B。干预立法 C。招募军队 D。任命大臣
【答案】D
【试题解析】本题考察英国光荣革命爆发,《权利法案》颁布之后,英国国王的权力。
今年6月,是英女王伊利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整的纪念,同时恰逢伦敦奥运会。所以英国的历史也算是时下的热点话题之一。
英国民主制度的确立和完善,经历了一段较为漫长的过程。简言之,首先,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国王将立法权交予了议会;其次,1721年,沃波尔当选英国首任首相,责任制内阁形成,国王逐渐“统而不治”,将行政权委托予首相;再次,1832年议会改革,新兴工业资产阶级取代旧贵族,在议会中占据了主导权。等等。本题要求考生逆向思维,根据所学反推在《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还保留的权力:行政权。
A、C,人教版《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第1课,对《权利法案》的内容有较为细致的介绍。如“征税权属于议会”、“和平时期不得招募或维持常备军”,由此可以排除A、C。
B,人教版《必修一》政治史第7课,提到《权利法案》的内容时,有“限制过往的权力,保证议会的立法权、财政权”云云。故B亦错。
D,前文分析中指出,《权利法案》颁布后,英国国王还保留了行政权,此选项“任命大臣”包含在行政权当中。
22.巴黎著名的协和广场曾几度更名,见证了法国的曲折历史。1793年时它名为“革命广场”,1795年改名为“协和广场”,1826年又改名为“路易十六广场”,1830年最终定名为“协和广场”。将这些名称与下列历史时期相对应,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②七月王朝时期 ③雅各宾派专政时期 ④督政府时期
A.①③②④ B.③①④② C.③④①② D.④③①②
【答案】C
【试题解析】本题考察法国大革命的过程。
本题再度考察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具有一定难度。
人教版《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一书,对法国大革命的曲折历程有较为详细的介绍:法国自1789年爆发革命之后,于1773年迎来雅各宾派专政的时期;而雅各宾派随后在热月政变中被推翻,1795年,督政府组建成立;来到19世纪初,波旁王朝在法国复辟;1830年,七月王朝又取代了波旁王朝。革命过程一波三折,事件时间十分繁琐,都增加了此题的难度。
但从实际做题的角度来看,考生可以先易后难,根据题干中第三组词,将较简单的“路易十六广场”定位到“①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先确立XX①X的顺序,排除A、B。再进一步判断③与④孰先孰后。
23.图7是某个历史时期的欧洲部分地区示意图。下列各项历史事件发生在这一时期的是
A。普法战争爆发
B。第二国际建立
C。两德统一完成
D。独立国家联合体成立
【答案】B
【试题解析】本题考察第二国际的时代背景。
本题需要考生掌握四个选项中,历史事件的具体时间,以及当时欧洲的国际政治格局。还需要考生能从地图中获取足够多的有效信息。难度很大。
A,普法战争发生于1870—1871年,德意志帝国统一前夕。交战双方为普鲁士与法国。当时的欧洲地图上,还没有“德国”这一名字。直至普鲁士战胜,国王威廉一世才加冕为德意志帝国皇帝。故错。
B,第二国际成立于1889年,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而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遇刺,成为一战爆发的导火索。故“第二国际建立”与图中“奥匈帝国”的信息相匹配。但北京课改后,奥匈帝国与一战不是必修课的主要考点,甚至书里都没有太多提及,所以题目的难度相应提升。(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