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经验交流 > 专家讲座 > 文章正文

2010年高考(北京卷)文综历史部分解析(2)

时间:2011-01-19 11:22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解析】本题选D。考察中国古代思想。其实考点比较简单:法家——韩非子;汉代——董仲舒。弄清楚这组对应关系就行。荀子和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商鞅是战国法家。 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

  【解析】本题选D。考察中国古代思想。其实考点比较简单:法家——韩非子;汉代——董仲舒。弄清楚这组对应关系就行。荀子和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商鞅是战国法家。

  14.元代《富春山居图》残卷分藏于海峡两岸。2010年初,两岸均有意联合展出该作品。下列作品与《富春山居图》同属一个朝代的是

  A. 顾恺之《洛神赋图》 B. 吴道子《送子天王图》

  C. 王祯《农书》 D. 李贽《焚书》

  【解析】本题选C。考察中国古代文化。北京卷近三年以来,几乎没有考过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但课改后,《必修三》文化史的重要性凸显,因此今年出现了这类题目。而且“四大农书”(按:西汉氾胜之的《氾胜之书》、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元朝王祯的《农书》和明朝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又是新课标教材里面的一个新的概念。其实解体思路一如既往,主要关注人物或事件与历史时间的匹配。王祯,元代人。顾恺之,东晋人。吴道子,唐朝人。李贽,明朝后期。只能选C,其它选项皆与题干时间不合。

  15.“君为主,则必尧舜之君在上,而后可久安长治;民为主,则法制多纷更,心志难专一。究其极,不无流弊。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根据材料和所学,判断这段文字的作者是

  A。魏源 B. 王韬 C. 宋教仁 D. 胡适

  【解析】本题选B。考察清末早期维新思想,代表人物王韬。题干材料是一段文言文,表达的意思比较浅显:“君为主”(即君主专制)与“民为主”(即民主共和)皆不如“君民共治”(即君主立宪)。而王韬作为早期维新派,自然主张君主立宪。所以选B。魏源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著有《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维护君主专制;宋教仁是同盟会(国民党)成员,主张民主共和。胡适的考点一般在新文化运动,主张民主与科学等等。

  16.1903年有人指出:“选官之祈以神,断案之祈以神……以重要家国大事而轻付虚空无凭,泥塑木雕之一掷,迂愚如斯,固执如斯。”这反映作者

  A. 抨击迷信思想 B. 痛斥君主专制

  C. 批判宗法制度 D. 回击复古逆流

  【解析】本题选A。考察对材料本身的阅读和理解。属于送分题。

  武装斗争是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重要法宝。回答第17、18题。

  17.“上海的炮声应该是一个信号,这一次全国的人民真的团结成一个整体了……我们为着争我们民族的生存虽至粉身碎骨,我们也不会灭亡,因为我们还活在我们民族的生命里。”这段文字出自巴金即时而作的《一点感想》。让作者有感而发的背景是

  A. 抵抗八国联军侵略 B. 辛亥革命推翻清廷

  C. 北伐军队进入上海 D. 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解析】本题选D。考察1937年“淞沪会战”。因为世博会,上海在今年是一个大热点。之前在点题班或者五一班上都梳理过上海的古今历史变迁。其中与题干中“民族的生存”与“灭亡”相关联的,只有淞沪会战,抵抗日本全面侵华。

  18.图7(略)是拍摄于山海关的历史照片,图中的解放军主力即将参加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解析】本题选C。主要考察三大战役的地点。辽沈解放东北;淮海解放中原,以徐州为中心;平津解放华北。而山海关隶属华北地区。

  19.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新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在我国五个民族自治区中,最早和最晚建立的是

  A. 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B. 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C.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

  D. 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藏自治区

  【解析】本题选A。考察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五大民族区域自治区,内蒙古建立最早,在1947年,西藏最晚,在1965年。之前在班上强调过,课改前,少数民族的历史是复习的一个重点。而课改后,少数民族的历史几乎全部删去,如果再考民族关系,那么民族区域自治很重要。(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1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