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数学稳中求变 总体难度略有增加(2)
再比如北京卷,北京卷拿文科来说,因为很多文科同学参加考试,有一道是班里设置了一个八边形的标志,问你面积怎样选择。如果你过分的满足于就题论题,一定要把八边形的面积用α,用边长算出来,肯定可以,但是你花
再比如北京卷,北京卷拿文科来说,因为很多文科同学参加考试,有一道是班里设置了一个八边形的标志,问你面积怎样选择。如果你过分的满足于就题论题,一定要把八边形的面积用α,用边长算出来,肯定可以,但是你花的时间恐怕考场不允许。这道题如果做得比较巧,用取极限的方法特别简单,比如让这个八边形的每一个角,外边那个角让它是90度,换句话说这个八边形的四个角是四个直角三角形拼成,立刻可以把最后一个选项淘汰。再让四个角接近180度,八边形推成一个正方形,又淘汰了一个选项,可能1分钟都不到。
北京卷还有一个题很有特色,文理科都用的最后一道题,8号题,北京因为新课标,一共8个选择题,最后一个是正方体,它问有一个东西的体积和谁有关,和谁没关。这个题目你也不用把高做出来,底面积找出来,算体积,那没必要,它实际上叫做空间想象的感觉。你让它动一动就知道和X、Y的关系。其中一个量,和那个X一定有关系,让X动一动体积会没了,X再动一动体积很大,肯定和X有关。和Y有没有关系呢?实际上就是因为高不动,底面动来动去,这时X固定了,底面动来动去,这个物体的体积就不动了。同学做这道题也是用不了一分钟,可是7、8是压轴题。
同学今后学习一定是从学习数学的整体上看问题,而不要死死板板的照本宣科的那样做。
主持人:纵观今年的题,有很多同学会问您一个问题,比如说选择题错多少个就合适,包括填空题。
周沛耕:我说选择题不应该错。
主持人:填空题错几个行。大题您觉得拿多少分说得过去。面对这样一个问题该怎么解决?
周沛耕:这样,这个不用我说,2010年考纲的说明,教育部文件上,有各种题的分布布局、分数、难度,同学为了取得比较好的数学成绩,所谓比较好就是按照一本,每个省的一本标志,如果一本应该取得的成绩,数学应该不低于110分,考虑到大题有的题可能失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的前几个题尽量不要丢分,而且不要拖时间。你要问丢几个合适,我的意见是别丢。但是如果一定要丢,说没办法,那选择题丢一个,填空题丢一个吧,别丢太多,丢太多你后边的大题很难保证一分不丢。如果你为了得比较好的数学分就得定这个标准。
主持人:周老师,考试完结束之后很多同学反映今年数学题很难,非常难,但是通过您刚才给大家的交流,如果找到了方法,看来不是很难。面对一边的同学认为很难,另一边老师认为其实还是有解答的方法,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周沛耕:这个原因说起来也简单,就是目前教学实际和不断提高的新课程的理念中间出现的矛盾。新课程需要同学学会研究,学会学习,学会发现,而不是书上讲什么我会什么,老师练什么我们会什么。而现在数学教学多数地区是以资料为主,做来做去做了很多片子,老师就把复习资料题题都捋过。这就是他的局限性,如果复习资料写得很不好或者和高考方向很不一致,最后劳动多少也没有用。对于老师来说只是把学生有的复习资料捋一遍效果是不好的。所以,今后学习特别提倡我们的老师要从启发学生会学习、会研究入手,我们的学生要摆脱资料,从一个独立的有研究能力的小学者的标杆,向那方面努力。其实同学很聪明,全国有那么多同学,都慢慢的我研究,我理解,我把事情看透了,如果都那样,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全国的中学生、全国的中学老师今后就不是研究高考题怎么出,而是研究我怎样出高考题。到那时候我的学生说这些题我早就研究过,老师说这些题我早就做过,到那时出题的人们非常被动。为什么?因为初等数学实际上是一个有限的范围,虽然它不断变化,但是禁不住全民皆兵的研究。如果我们全国的中学老师、全国聪明的中学生都在研究初等数学这等东西,都在研究高考题是怎样出的,到那一天我觉得形势就大大变化,那国家可能就没有复习资料了。(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