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方案四项调整 教育专家解释三大“担忧”
高考方案四项调整引发新话题 教育专家解释三大“担忧”备受关注的2008年高考方案作出最新的四项调整,面对这样一个方案,人们又提出了三大“担忧
高考方案四项调整引发新话题 教育专家解释三大“担忧”
备受关注的2008年高考方案作出最新的四项调整,面对这样一个方案,人们又提出了三大“担忧”,包括分值、等级评定的调整是不是对好学生的一种政策倾斜?选修科目和三门主课一起考是不是回到了旧的高考模式?上大学的门槛高了是不是对一些偏科学生不公平?为此,记者进行了全面的采访。
适当的分流是高考需要的附加题从30分变成40分,等级评定有了A+和B+这两项改变让很多家长觉得,这些政策不是专门为好学生设置的,因为都是为了方便大学更好的择优录取。市教研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并不存在倾斜的问题,面对同一条起跑线,更加努力的人自然跑得当更远。一些一线的教学者也认为,附加题分值需要提高,因为之前选修科目在高考中的分值和在教学中的实量比例上有一定差距,不但无法体现新课改中选修科目的重要比例,而且长此以往容易让一些学校压缩选修科目的教学内容和质量,也失去了新课改的作用。
建议:一些教育界人士提出,等级评定的分级不能再继续细化下去,否则将毫无效果,雷同于用分数作判断一样了。
考试核心在于采用等级制评定由于两门选修课要和三门主课一起考,因此很多老师和学生都怀疑“这不是又和以前一样了吗?”市一中唐校长认为,这完全是两个概念。现在只是变动了考试的形式,而其核心还在于采用等级制的评定方式,这样,就算一起考也不会给孩子带来以前那样“分分计较”的压力。而且如果只考三门主课,除了对日常教学规律不符外,也不排除一些学校,尤其是苏北地区的小部分学校,会采取“只上三门课”的策略,这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是不利的。而且,放到后面考,还能减轻万一孩子等级不符合期望值后可能产生的心理压力,因此这一调整是科学的。
建议:选修科目调整了,必修科目却还是维持原状,因此可以看到政治、地理、生物、化学4门课的老师在高二考试将还是出于无课可上的局面,学校是否能适当的进行考虑。
全面发展是基础教育的目的一些老师和学生都觉得五门必修课必修要达到C等的高考“门槛”可能会让一大批学生被高考拒之门外,是不是太严格了。锡山高级中学唐校长解释,全面发展本来就是基础教育需要达到的目的,借用这个方式来让更多的孩子保持全面发展是十分可取的。其实,五门必修课达到C等和现在高考综合考试全部及格才能考大学本质上是一样的。据统计,目前无锡综合考的一次性通过率平均都在90%以上,大部分学校甚至是100%,因此对学生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差别。按照这个概率统计,如果试卷不出现很大的变化,就不会出现一大批学生被拦在高考大门外的情况。
建议:目前确实存在个别孩子严重偏科的情况,他们将精力都用到了自己所擅长的地方,且这方面的成绩突出。这些孩子在某些方面可能就是一个奇才,如果因此而令他们与大学失之交臂,可能是一种遗憾,建议能够考虑这些特殊群体。
(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