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学堂:上大学 你和孩子都准备好了吗?
9月,大学开学季到来了。无数新生家庭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状态。当升学的兴奋和激情冷却下来后,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微博),都会遇到一个心理适应调整期。今天,我们将一同探讨这个话题—— ●南方日报记者
9月,大学开学季到来了。无数新生家庭将进入一个全新的生活状态。当升学的兴奋和激情冷却下来后,不论是孩子还是家长(微博),都会遇到一个心理适应调整期。今天,我们将一同探讨这个话题——
●南方日报记者 吴敏 实习生 吴琪晖 李思敏
■家长学堂
家长,孩子离家莫恐惧
大学开学了,对于孩子们是一次新的旅程,但对于许多大一学生的家长来说也是一次考验,毕竟那是孩子第一次离开他们身边,许多家长会感觉不适应,心里空落落的。对此,专家建议,家长应当学会自我放松,不要太依赖孩子,这样才能让孩子更容易融入新环境。
家长要学会自我放松
以前孩子是家中的“核心”,尤其是高考(微博)前,父母每天的生活都围绕着孩子展开,总是忙得不可开交,但现在孩子离家,家长很容易产生焦虑情绪。有些家长甚至每天打电话给孩子,反而造成了孩子的紧张情绪。对此,心理医生建议家长要把重心从孩子身上尽快移开,寻找到自己的生活乐趣,比如以前早上要留在家里给孩子做早餐,现在孩子不在身边了,可以出去锻炼身体。
一位加州旧金山的母亲的心态就值得学习。她认为自己与孩子分别带来的焦虑超过孩子对父母的思念。孩子在新学校新环境会交很多新朋友,很可能不怎么想家。而她回家后孩子不在身边每天的日常生活肯定会有很大的变化。但她准备尝试一些新的东西,如绘画、弹钢琴等。所以她对孩子的叮嘱很简单:“Be good.”(好好的)而她把更多的叮嘱留给了自己:“我没有被抛弃,我得解放了。为此,我回家后一定要找朋友好好庆祝一下。”
不要过度“陪护”
新生入学,少不了的一项便是要购置各种生活用品,清扫宿舍整理床位。尽管学校希望新生在走进大学那一刻就表现出独立自主和自理能力,但现在的新生普遍是独生子女90后,父母一方面希望孩子有较好的自理能力,另一方面又爱子心切,不愿意孩子自己动手而事事代劳。在校园,帮着购买生活用品和整理宿舍、打扫卫生、整理床铺的主力仍然是家长。更有家长因为孩子被分到8人宿舍,感到难以接受,流泪抱怨称“女儿从小没吃过这种苦,8人间她肯定受不了。”
新生入学不仅是孩子认识大学的开始,也是独立生活的开始。专家建议,父母应该在日程生活中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放心、放手”让孩子自己学会生活。家长不要再做孩子生活的主导者,做个旁观者。让孩子自己成长,独立面临挫折和失败,学会选择和取舍,因为大学生活中,他们将面临朋友、选修课、未来就业目标等无数个选择,家长不能事事代劳。
不要表现得过分敏感
心理医生王医生称,有的父母心疼孩子又不注意方法,面对孩子即将离开,在孩子面前念叨“洗衣服怎么办?吃饭怎么办?”,更有甚者愁眉不展、哭哭啼啼。家长自己要会放松,多与孩子沟通,讲一讲高中与大学的不同、大学生活的积极方面,帮助孩子打消顾虑;抓紧时间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譬如让他们做些家务,鼓励他们多和同学交流。对于孩子入学后的变化,家长应充分了解,但不要表现得过分敏感,一旦发现孩子突然暴躁、很少打电话回家、心不在焉,可以与老师沟通,做全面了解,必要时可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
■链接
美国家长会嘱咐孩子些什么?
美国的家长对即将上大学的孩子的嘱咐跟中国有什么不同?一位在美国教书的老师做了个有趣的实验,来自中国的国际生的家长叮嘱都比较一致,首先,要孩子注意与老师和同学相处愉快,搞好关系。第二要叮嘱孩子要注意学习,争取在期末考出好成绩。第三要注意饮食,一日三餐要吃好。
但美国父母的回答则没有这么一致。一位美国母亲说,她叮嘱的是要女儿向她保证:每天睡够八小时。她说,从她上大学时美国就流行一个说法,高中生进了大学会变成“新鲜人15”。也就是说,读大一后体重会增加15磅(7公斤)。她希望今年入学的大学生成为“新鲜人8”,也就是大一学生每天睡足八小时。她说会在自己的博客中呼吁大学生都要做到这一点。如果他们睡眠低于7小时,开车出事故的危险程度不亚于喝了几瓶啤酒后开车上路。(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