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来人传经:如何闯过自主招生关
对于大多数高三毕业生和家长来说,自主招生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20分不等的降分优录,吸引着不少莘莘学子。随着各高校明年保送
对于大多数高三毕业生和家长来说,自主招生已不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20分不等的降分优录,吸引着不少莘莘学子。随着各高校明年保送生、特长生和自主招生政策在本月的陆续发布,新一轮的高考大幕已经拉开,而高三毕业生也开始四下网罗信息,未雨绸缪。
高校自主招生都考些什么?怎么考?考生要注意什么?《学堂》记者采访了几位去年参加过北大、清华、复旦大学自主招生选拔的考生,希望他们的闯关心得成为你备考的指南针,也希望老师忠告成为你前行中的一帖清醒剂。
闯关心得
敢于表达独特见解
方晓晖(厦门一中2008届高三,现在北京大学就读)
作为过来人,我既遗憾去年面试的失利,也庆幸自己拥有过一段不平凡的经历。
去年参加北大自主招生之前,我一直想通过报纸报道或者师兄师姐去了解考试内容和技巧,可得到的解答都是一些心态和方法,以至于我以为师兄师姐们怕泄露了自招宝典而故意拐弯抹角。直到我经历完完整的自招考试,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回顾时我才真正体会到,高校的自主招生并非满脑子题海就能应对的,而所谓的通关秘籍也不是一个面临高考的学子所能理解的。
先说说笔试经历。按照惯例,笔试一般会在福州考试,当时我随身带上了高考复习题集。考前一晚,我依然在题海中找感觉,依然背点单词以备万一,依然把生物钟调成晚睡早起,可是第二天考试内容却出乎意料,之前的准备根本是徒劳,顶多算是个小铺垫:
英语考了高考所没有的汉译英英译汉,没有系统地训练过很难准确翻译;数学有的已经涉及竞赛知识,解答方法巧妙却是很难想到;理综涉及了学科边缘知识以及利用题目所给的材料去理解应用新知识;语文作文偏评论性,文章理解也有难度。每年的考题都在变,出题老师的心思很难猜。
贴心提醒:
1、多读些英语报纸,经常做点翻译,容易积累出彩的句子。
2、平时语文可以适当积累有思想深度的评论文字,丰富自己的内涵,这对接下来的面试也很关键。
3、积极拓展思维,不仅仅局限于高考题的规矩解答,新颖巧妙的解法要靠自己的积累,另外理综书本小字等课外知识可以涉猎。
接下来谈谈面试。此前我也得到许多以往的题目,却发现年年翻新,而且涉及的知识有的让人无从张口。这些题目可以涉及物理化学等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当然深入肯定是在课本之上),也可以涉及政治(政策、股票等),还可以涉及科学(天文星体、前沿发明利弊等),更有可能涉及文学(从名著中选一句话从人文或者其他角度去进行理解等等)。总体的类型都是切合实际,所以切莫空谈,也不要泛泛谈些显而易见的看法。面试是要选拔有独特见解的人,即使观点矛盾,或者深度不够,但从答题出发点就足够博取评委的赞赏。
贴心提醒:
1.多关心时事,新闻或评论皆可。
2.要敢于有大胆的想法,也要敢于表达,即使是失败。
3.衣着要整洁,第一印象其实很关键,在回答时要谦虚,适当作笔记,或者在别人回答时点头微笑赞许都是不应忽视的细节。
4.语言得体,回答完可以说我的看法就是这些,谢谢等礼貌语言,沉着冷静地对待。
5.记得准备一分钟自我介绍,要既出彩又显得谦虚,还要概括个人介绍。
试题难度高于高考
陈大卫(福州师大附中2007届高三,现在厦门大学就读)
两年前,由老师推荐,我有幸参加了复旦大学自主招生水平测试。
参试前需要事先用学校推荐自己时所给的账号和密码登录复旦大学招生网,输入自己的个人信息、获奖情况,并按要求上传一篇1500字左右的文章,依稀记得当时所给的命题是《我的大学梦》。而后将自己所提交的材料下载打印后拿给学校签字再寄到复旦大学招生办去,最终确认参试资格。(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