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360高考网主页 > 经验交流 > 高分经验 > 文章正文

揭开高考状元成功的“秘笈”

时间:2012-08-11 18:51 来源:未知 作者:转载 点击:

  出场专家  “高考(微博)状元研究第一人”  王极盛教授,心理学家,是被媒体广泛关注的高考问题研究专家。王教授1962年北京大学(微博)心理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工作。从1995年开始,王教

  出场专家

 “高考(微博)状元研究第一人”

  王极盛教授,心理学家,是被媒体广泛关注的高考问题研究专家。王教授1962年北京大学(微博)心理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工作。从1995年开始,王教授连续17年潜心研究高考,多年深入高考第一线,访问了400名省级高考状元、百名高考状元家长(微博),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被大家称作“高考状元研究第一人”。

  高考成绩一出,“状元”花落谁家就成了一个热点话题,各大媒体也争相对状元们的情况进行报道。与此同时,有一位老教授,面对面、一对一地采访了400多位省级高考状元,对状元们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他就是被外界称作是“高考状元研究第一人”的王极盛教授。最近本刊就高分学生培养的问题采访了王教授,希望他对状元的研究分析能给大家带来启示和借鉴。

  揭秘一

  状元们的三大共性

  王教授认为,状元们的成功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他面对面、一对一采访了400多位省级状元之后,也总结了他们的共性。

  共性一:德智体全面发展,综合素质高

  1999年高考改革以后,状元们是素质教育的产物。王教授一直强调,高考改革后的状元们在德智体方面都得到了全面发展,综合素质很高。

  共性二:心理素质好

  王教授说道:“心理素质好是状元成功的关键。状元们都有着阳光和辩证的心理。”王教授举了一个例子:2009年江西省文科状元李江雁,高三期末考试的时候是倒数第一。但是李江雁并没有因此受打击,她的心态特别好。她认为平时考得好值得高兴,平时考得不好也应该庆幸。这就是辩证的心理,用辩证的心态来看待考试的得失。

  共性三:多才多艺

  王教授多年的采访发现,高考状元们大都多才多艺,他们有的热爱唱歌,有的热爱跳舞,有的热爱画画。而且理科状元大多获过数理化竞赛的奖项;文科状元大多是学生会的骨干,在演讲比赛、征文比赛中也屡获殊荣。这些状元们又能考试,又能竞赛,可谓全才。

  揭秘二

  状元的“高考成功公式”

  王教授总结状元们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个高考成功公式:高考成功约等于“实力 心态”。“实力”就是科学文化素质,“心态”就是心理素质。这两者都十分重要,缺一不可。但是老师和家长往往重视了“硬件”(考生实力),却忽略了“软件”(考生心态)。

  王教授在采访中发现,考生心态好,高考成绩提高50~100分不是梦。王教授举了个例子,2002年北京市的高考状元陆程远,一模成绩598,二模成绩604,高考成绩704。陆程远向王教授表示:“爸妈不施加压力,我的心态很好,越考越放松,越考越顺利。”

  王教授还举了一个反面例子:心态不好,有可能会得0分!一名考生平时成绩很不错,但是高考时心态不好,答题时手一直发抖;别人在写字,可他却在“打点”。这是典型的由于焦虑引起的书写痉挛症状。陆程远就曾表示,一开始高考答题时他也有此症状,但是后来由于自己心态调整好,也就恢复正常了。

  揭秘三

  培养高考状元的家教秘笈

  秘诀一:教孩子做人比要孩子考第一更重要。

  很多家长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上,天天叮嘱孩子好好用功,争取高分。但是王教授采访的很多高考状元都说,自己的父母认为做人比成绩更重要。

  秘诀二:父母坚韧的品格具有榜样作用。

  调查发现,状元的父母大多文化水平都不是很高。据王教授对状元父母的分析,状元们的父母60%~70%是工人、农民、司机。他举了一个典型的例子:1999年浙江省文科状元陈春仙的爸爸只有小学四年级的文化程度,母亲不识字,但他们非常勤劳、勇敢,总是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陈春仙在父母的榜样作用下,十分努力学习,坚强地面对困难,最终圆了入读北大的梦想。(责任编辑:www.360gaokao.com)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360高考网所提供的所有考试信息仅供参考,敬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如有出入,欢迎大家予以指正!

挑错 】【推荐】【打印

DNF外挂  DNF连发程序下载  DNF双开工具下载

网友意见留言板
关于我们| About 360gaokao | 服务条款 | 广告服务 | 招聘 | 客服中心 |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1998 - 2012 360gaokao. All Rights Reserved
360高考网 版权所有